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小小说)根在宝鸡

    作者:杨广虎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8日 点击数:

    七十多岁的拴牛老汉一辈子也没有出过中条山,他就一个农民;父母世家为农,土生土长、老实巴交,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对于这处深山人家,似乎没有一丁点影响。

    拴牛从小就爱跟着父亲爬上中条山,俯视滔滔黄河,从山西永济远眺陕西潼关,父亲告诉他,那远处高高的山,就是秦岭华山。

    他,记住了华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不知道那是“天下第一险山。”

    父母高寿,在这个宛若人间桃源的地方活了九十多岁,相继离世。

    拴牛一直伺候二老入土为安。拴牛和老伴有两个儿子,一个当煤老板,一个当个不大不小的官,看起来都很忙,儿子们倒也孝顺,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不愿因离开这个小山村。虽然,现在这个山村除了老弱病残,没有了人,不知怎地,一时村里突然冒出了许多流浪狗。

    拴牛要出一次远门,去陕西宝鸡陈仓。

    孙女自动请缨,要带爷爷去。

    孙女都快三十岁了,自言是“大龄剩女”,一直干导游,天南海北跑,整天嘻嘻哈哈,没个人形,还像娃一样。

    拴牛从小就喜欢这娃。

    路过华山,拴牛在车上抬头而望,实在太高,直插云霄,孙女告诉他带团上去过几十次,而拴牛自己一次也没有上去过,上华山是他的梦想,现在老了,恐怕很难上去了。

    现在交通真好,动车很快。到了宝鸡,吃货孙女像个“女汉子”,,要了碗岐山手擀凉皮,狠狠剜了一勺子油泼辣子,再浇些陈醋,不管淑女形象,狼吞虎咽,满嘴流着辣子油,吃得津津有味,吃完还不忘要上一个肉夹馍,就着一瓶啤酒。

    孙女给拴牛要了一碗一指宽的油泼扯面,油香扑鼻,酸辣味美,吃得拴牛直喊过瘾。他记得当年正式相亲,还吃过一碗猪油炸葱花浇汤的关公扯面,据说表示拉拉扯扯,愿意建立关系。

    他要去的地方是陈仓的蟠龙原,也叫贾村原,天气晴朗,虽是夏日,微风吹来,舒服凉爽!登山蟠龙原,眼界大宽,俯视渭河,川流不息,南看秦岭,峰青云白,真是块好地方!拴牛放眼而望,村落遍布,走进村里,人也不多,几乎是空巢老人,他打听着一个叫“贾铁蛋”的人家,家的门前还有一个拴马桩,都摇着头。

    拴牛不由落泪。拴马桩找不到了,没有人养马了,也没有人养牛了,种地的人也少了。

    孙女不知何故。拴牛一直沿着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在找,找了七天,没有结果。

    坐在麦垛上,拴牛发呆,无言。孙女给他买的锅盔,闻着香喷喷,却不想吃。到了有的人家,拴牛上门要上一杯井水,甘甜可口,一直舍不得喝。

    孙女很奇怪,爷爷怎么啦。

    没有结果,带着遗憾,拴牛给自己的布口袋装了满满一袋原上的黄土,恋恋不舍的走了。

    回家的路上,拴牛给孙女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自己是陕西楞娃。父亲叫贾铁蛋,宝鸡陈仓蟠龙原人,十几岁参军,跟随孙蔚如将军来到中条山抗日,母亲不知道名字,是一名随军护士。1939年5月29日6月6日,日军集中火力进攻茅津渡,从茅津渡过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一锁扣三省”,一锁既开,三省门户皆开,八百多被陕西楞娃日本鬼子逼上了黄河岸边一百八十多米高的悬崖。父亲也在其中,没有子弹,后面是日本鬼子追赶,前面是悬崖峭壁,只好双膝跪地,面向家乡,跳进奔腾的黄河。

    母亲闻讯后,就把他寄养在中条山中一户善良的人家,也跳进黄河跟随丈夫而去。

    最终,陕西楞娃硬是将日军堵在了中条山,陕西等地老百姓免受凌辱。

    这户人家,就是现在的家。他的身世,是父母在临死前告诉他的。虽是养父母,但他一直认为他们就是自己的父母,伺候到老。

    这次他来宝鸡,就是为了寻根。其实,他的老伴,就是养父母的女儿,自古就有秦晋之好,可惜,现在生活好了,老伴却先离他而去,在阴间伺候自己的亲生父母了。

    孙女听了,一时没有回过神,仿佛还处在那枪林弹雨的战争历史中。

    爷爷还有这样复杂的身世。

    拴牛问孙女,听说你谈了个日本男神朋友。

    早就吹了。我不是女神,他也不是男神。孙女说。

    世界大同,地球才是个村子。记住历史,不要忘记我们的国耻;我父母为了抗日守住中条山跳进黄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次带你回宝鸡寻根,也是要让你记住我们共同的根!拴牛说。

    孙女低下了头,似在思索。

    回山西的途中,路过华山,拴牛又抬起了头。平时听广播,拴牛唱起了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选段: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像男孩子的孙女学起了王宏伟,唱起了《西部放歌》:

    哗啦啦的黄河水哎~耶 日夜向东流~

    黄土地的儿女哟跟着那~太~阳~走~

    一道道岭哟 一条条沟

    一声声信天游早已不唱那走西口

    多少年的祈盼多少代追求

    年轻的高原人~赶上了好年头~

    ……

    记住,爷爷死了,把这杯黄土给我带上。拴牛说。

    孙女点了点头。

     

                  2015年7月18日匆于南山

     

    备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简介:杨广虎,男,70年代生于宝鸡农村,初中时期开始发表小说,1996年至今在西安秦岭终南山生活、写作。出版个人作品集多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等。曾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等。

    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作品曾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苦难磨砺出的人性之美
    • 下一篇:(评论)乡村叙事的人性挖掘--读辛娟长篇…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