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散文)大树无痕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0日 点击数:

     

    之所以用“大树无痕”这样的题目来叙述而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大树,是因为偌大的树木被砍伐后,在原来的地方竟然看不出一点踪迹。虽然大树已经被砍伐近50年了,但在当地老人的心里它却依然健旺地活着,依然粗壮高大、枝叶茂盛,依然果实累累、白鹤栖集。

     

     

     

    出于对1400多年前珍稀古树木的追思,我专程前往大树的所在地西安南郊沣河东岸原长安区五星乡的灵感寺内,今西安市社会福利院寻觅踪迹。据清嘉庆《长安县寺观志》记:“灵感寺本永兴王府家中佛堂,原为西明寺,唐贞观年间改为今名。”另有《长安县志》记:“唐道宣律师修行处,有净土坛,景龙中建,今不可考。”相传唐玄奘弟子圆测曾住持该寺,道宣律师曾在寺中创设戒坛,著戒坛图经一卷,亦曾为其弘法道场,是当年律宗之中心。

     

     

     

    据史记,在上世纪50年代初,寺内尚有大殿5间,前殿3间代楼,东西箱房14间,东侧大小5院计僧寮等25间。抗战年时曾作日俘集中处,后改为西安师范学校的临时校址,抗战胜利后师校回省城;解放前夕,曾被当地改为灵甫中学;解放后在此设立生产教养院;现址为西安市社会福利院。

    对于灵感寺的历史,当地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谈起这座古寺历史的悠久和厚重,除了史书简单的记载以及现存大殿后墙壁上镶嵌的被保护起来的皇清修复寺院两通碑外,在当地人们的记忆中,就数大殿前曾经粗壮高大、挺拔健旺那两棵被砍伐了的千年银杏树了。

    相传,灵感寺院内的大殿前两棵古银杏树笔直挺拔,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底部有两米多粗,高度超过30米,树结泛白银杏果实,当地人又以白果树而称。据传为唐贞观年间植物,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比当地现存的观音禅寺的那棵古杏树要挺拔高大许多。据老人们讲,每年的春季至秋季,树冠叶中白鹤云集,周围常见白鹤回旋,是为一景,喻作奇观。

    相传,大树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浩劫,据老人们回忆,由于树体为庞然大物,一两个人砍伐显然是蚍蜉撼树,谈何容易,便动用了20余名青壮年劳力,围绕着树体搭了七八层的架子,从上向下砍伐,把树身分割成八九段,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连根刨除。据说当时为了伐树怕出意外,还打算拆掉大殿两边的箱房。可见古树遭遇砍伐时场面之大,实属不易。

     

     

     

    据说大树被砍伐后,将其扯成木板堆放起来。一位曾经见证过农用粮柜的老人告诉我,他见过用这棵树木做的一个板柜高约1.4米多,用一块整板材就够了,还不是树身底部位置的材料。可以看出树体粗壮的程度,昭示出该树年代的久远。

    而今,灵感寺已经变成西安市社会福利院,灵感寺院中的大殿已装饰为福利院的会议厅,大殿两边的箱房早已不复存在,大殿前曾经生长大树的故址栽植有绿丛花卉和幼树,早已看不出这里还曾生长过1400多年树龄的根基。两棵曾经显眼的古银杏树以及在古银杏树上所栖息的白鹤,只能留在老人们的记忆里而成为永远的传说。

     

                                   文/凡雨/2014/9月18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周礼之殇
    • 下一篇:(杂文)“联”为心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