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散文)周礼之殇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1日 点击数: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寺,周围人唤作平等寺。平等寺建造在两丈多高的土堆台基上,传为唐代遗物。只因寺院建造在我国丰京故地周文王灵台上面,人们又习惯称这里为周灵台。使这座古老的寺院显得更加神圣。

    平等寺占地约14亩,以前周围有土城墙,象一种独院的古堡。内有坐西朝东的文王阁大殿,属明清建筑。大殿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四檐高挑,玲铛垂吊,和旧时的戏楼很相像。大殿虽历经风吹日晒年久失修,但雕梁画栋依稀可见。院内除文王阁主殿外,右侧有关帝殿一座,俗称老爷庙。老爷庙前有一棵古柏树,其枝叶遮天蔽日约有一亩地范围。据当地老人们讲,树体和黄帝陵前的古柏一样粗壮。院中建有钟鼓楼,钟楼有铸铁大钟一口,钟体硕大能容四个成人藏身。钟身铸满铭文,无人能记清上面写着什么。文王阁大殿两边各有一棵直径约两米粗的千年古柏,枝干虬螭,笔直挺拔。院内中央立有一通两丈多高的龙头纹身碑石,刻有“大清”时重修灵台文王阁的记载。

    自古以来,平等寺由周围的北张村、贺家村、邱家庄和吴家村合伙募捐钱粮来共同管理。1952年土改时北张村22户贫困村民分配到了平等寺里居住,称作“新农村”。当时的区农会把老爷庙前的那棵和黄帝陵前一样粗壮的古柏树连同寺内许多古树一并砍伐,用大车拉到了区政府。1957年,相邻较近的邱、吴二村把寺内的大铁钟拉到了邱家庄,作为两村开会敲钟叫人之用,在大炼钢铁时大钟被砸碎炼铁所毁。

    文王阁大殿前的两棵千年古柏毁于“文革”初期。一天,吴家村里的造反派偷偷进到寺里,砍伐了文王阁大殿南侧的一棵较粗的古柏运回了村里;第二天邱家庄的人发现后,急忙组织民兵也去砍伐了北边的一棵古柏。后来,这件事被北张村的人知道了,北张村人很是气愤,数百名社员拿着在田间干活用的攫头、锄头等农具就直奔向平等寺来了。到寺院一看,两棵大树果真被伐,认为邱、吴二村没有打招呼,是私吞寺产的行为。这俩小村子胆子也够大的,没把北张村这个大村子当回事。一看寺里也没有啥东西可再拿的,一气之下就把院子里仅存的那通两丈多高的刻有“大清”时重修灵台碑记字样的石碑推倒砸毁了。至此,灵台遗址上的平等寺就只有土堆台基和空荡荡的文王阁老殿幸存于空旷的原野上。

    据《诗经.大雅》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当年由于周文王仁德之治,深得民心,老百姓都积极帮助,不几日就把灵台建成了。据史料记载灵台的建立标志着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又在周围营建辟雍和明堂,把这里作为观察天候、制定历律、与民施教、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的重要场所。

    三千多年以前,这里曾是西周王朝诞生的发祥地,这里曾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传播的中心,这里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摇篮。周文王把在灵沼灵囿的理念从这里传播于天下,这里无疑就是全国文化政治的中心。据史载:“周武王后来把国都从丰京迁于沣河东岸的镐京,但在遇到重大的事件进行决策时,还要和周公姬旦及群臣步行二十五里到此至丰告庙,而后行焉。”周礼就是从这里形成并传向周边的诸侯国而传遍天下。

    三千多年以后,在这座圣洁的灵台遗址上面,却没能留住这些仅存的古钟、古树和古碑,以向后人展示这里的古老与厚重,实在令国人蒙羞而汗颜。这是对周礼莫大的亵渎和讽刺!            

       

     文/凡雨2014/9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银杏树下的禅思
    • 下一篇:(散文)大树无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