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保护秦岭行动从未停歇 志愿者一直在努力

    作者:华商报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1日 点击数:

     

    不论是政府,还是专业的环保组织、驴友、在校大学生,对于秦岭的保护,都充满热情。政府尝试向民间“购买环保服务”,大学生环保组织、民间人士自发捡拾垃圾、调研水生态、植树造林……所有的力量一起,不断为保护秦岭生态而努力着。

     

    大学生环保力量正壮大

     

    收集垃圾、调研黑河水资源保护、骑行宣传环保知识、走进山区小学课堂上“环保课”……这些年来,大学生环保社团的“秦岭保护”公益活动从未停歇过。

        西安工程大学“绿风”环保协会关注秦岭保护已经很多年了。去年,协会会长张冬和协会十几名同学,将暑期社会实践地点选在了秦岭山里黑河沿线,大学生们花了一个星期,走访了诸多村庄和环保、水利部门,对西安的饮用水源地——黑河水资源保护现状做了调研。

    张冬说,他们的调研收到了很大成效,总体说来,即使是关系到西安数百万人饮水安全的黑河,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着疏忽和漏洞,亟待修补,他们已经将调研结果进行了反馈。

     

    诸多高校组织过“捡垃圾”

     

    捡垃圾,是西安很多高校的环保社团最经常组织的秦岭保护实践活动,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至少十几家高校的学生都参与过这样的活动。

    其中,西安航空学院“追风者”户外社团创办者黄创怡说,从2012年至今,社团已累计组织了20余次。“水瓶、食品袋在每个峪口都能看到很多,我们把捡拾出来的垃圾简单分类,将那些能够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送给当地条件差一些的居民,让他们拿去卖钱。”黄创怡说,除了身体力行,同学们还尽可能把实践的体验、照片发到各个网站论坛或微博微信,让大家惊醒的同时,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样的环保行动中。

     

    民间组织期待为环保出更多力

     

    今年3月24日,由中国最大民间环保机构阿拉善SEE生态机构发起的中国秦岭保护行动拉开序幕,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脚下种下了1万棵松树苗。今后的10年里,每年春季,一万棵树苗将栽进秦岭240平方公里荒坡山地,并开展一系列改善秦岭生态环境的环保活动。

    该机构西北中心主席孙茵曾提到,如今加入这样专业公益组织的企业和爱心人士越来越多,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在觉醒,而且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的联手会走向常态,对于民间非政府组织来说,更希望和政府等多方面联合起来,为环保出更多力,将环保事业持续下去。

     

    >>政府也在努力

    我省尝试向社会买环保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环保部门,面对着工作领域广、任务多、人手少、责任重、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并不能包揽一切,在中国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的眼下,我省的环保部门已开始了“政府向社会购买环保服务”的尝试,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比如,省环保厅近年来就开始尝试将污水处理厂交由第三方运营,政府出资建设完成的污水处理厂,通过招标转交给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运营管理,污水处理厂就转变成了公司,政府只需要考核企业的污水处理指标,而企业则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盈利。如今,政府还准备尝试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也交给专业的监测机构运行,政府不再参与数据监测,只购买数据和结果,并考核和监督数据的可靠性。

    如此一来,既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和专业机构对环保的专业力量,又能防止政府超越实际能力“大包大揽”,承担下当前政府暂时无力提供的服务项目,同时第三方机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和考核政府的工作和履职情况。

     

    >>户外活动底线

    遵守对环境最小冲击法则

     

        “当你身处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能感受到每棵树叶都在向你展示秦岭的美,此情此景让大家心生敬畏,你会觉得站在这里甚至都是对美景的破坏,更别说乱扔垃圾了。”陕西省(东方)登山队成员李芳说。对于李芳及其他专业登山队员来说,每次带队进山,既是一次户外登山活动,也是一次宣传环保知识的课堂,更是一次捡拾垃圾的志愿活动之旅。

        作为本次大美秦岭环保行活动的领队之一,李芳2008年开始接触登山活动,如今已是经验丰富的专业登山队员。今年,她代表国家队参加了2014年亚洲滑雪登山大赛,获得亚洲女子个人第一的成绩。

        “我们在每次登山时,都向大家倡导LNT法则(Leave No Trace即对环境的最小冲击法则),教人们尊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区域造成最小或没有冲击,尽可能保持自然原貌、妥善带走和处理垃圾、尊重野生动物的习性、尊重山区民风民俗等。”

        一次次LNT法则的普及,让更多的户外爱好者懂得了户外活动必须遵守的底线,李芳他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如今不论是自己登山还是带队参加户外活动,捡拾垃圾和宣传环保知识,已成为其中一项“固定动作”。

        但很多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人,还需要“再进步”,“虽然有我们的提醒,但大部分人只是有意识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不太愿意‘捎带’上别人的垃圾。”华商报记者郝蕾采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举办“知名网友山水长安行”大型网…
    • 下一篇:大美秦岭保护在行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