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评论)传递心灵正能量最美爱心在人间

    作者:李均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7日 点击数:

     

    2013年3月,长安大学人文与艺术传播学院副教授霍忠义先生的第二本散文集《最爱》由北方联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本书与2011年1月出版的《爱情音乐盒》都是围绕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一人间永恒的主题,表达作者对人生中各种爱意的体验和感悟。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当被某事物所感动,或者被深深地感动时,这种心理取向体现的更为强烈。爱是全身心的付出,在爱与被爱中得到快乐。其实说到底,爱就是一种强烈的喜欢,喜欢到想占有,在人们的感情中,爱是强烈到自私的喜欢,一种依赖和归宿和需要感!

    “拜读《最爱》感慨深,爱人如己传福音。仁者爱人孔子说,亲情友情爱情馨。”这是我初读《最爱》的由衷感言。基督教《圣经 哥林多前书13:4~8》使徒保罗关于爱的颂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又说:“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序言中指出:“多数人把爱主要看成是被爱而非施爱,即否认爱即是爱的能力。因此,对他们来说,爱的问题就成了如何能被人爱,如何变得可爱。为达到此种目的,他们采取了几种方式。男人特有的做法是:力求出人头地,在其社会地位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谋求权势、财富。女人特有的做法则是:使体态婀娜多姿,服饰艳丽炫目,以此来博人青睐。”弗洛姆还指出: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爱的问题主要与爱的“对象”而非爱的“能力”相关。他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正如生活一样,爱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想触及爱的底蕴,那末就应该象研习音乐、绘画、木工、医学、工程等艺术一样对待它。”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根据爱的对象不同,把爱分为五种,他们分别是兄弟之爱、母爱、性爱、自爱和信仰之爱。弗洛姆指出:爱的实践就像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不经训练,便会一事无成。其次是需要专一;第三个因素是耐心,最后还需要全力以赴。

    爱是相互的情感交流。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曲礼上》中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爱须互动,单相思不成爱情,

    但爱还是有主动被动大小深浅久暂长短的区别。培养爱的能力首先要使自己变得可爱,这就要改正自身的性格缺陷,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使自己的身心气质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然后就是要有一个好心态,消除贪嗔痴,修习戒净慧。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道:“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他说:“可我是一个穷光蛋!”佛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颜施,你可以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 第四,眼施,以善意的目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 第七,房施,将自己空下来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休息。”佛最后说:“无论谁,只要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行。”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真是:人生相遇都是缘,微笑布施不用钱。助人为乐境界好,真善大美比蜜甜。

    霍忠义先生的《最爱》一书第一辑首先宣示“难忘如水亲情”。作者郑重指出:“亲情质朴如土,土得掉渣;亲情高贵如金,金碧辉煌。亲情廉价,连动物都会表达;亲情珍贵,失怙者坟头痛哭。”第二辑的主题是“感人肺腑校园情”。作者说:“将师道上升到人伦,可见古人的智慧;将人伦升华为师道,足见今人的明智。”第三辑的标题是“让人心灵颤动的世情”。作者说:“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网络系统之中,人人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世情之复杂,世情之多变,由此可见一斑。让人慨叹时,可以扼腕;让人动情时,可以泪泫。”这里的网络,是比喻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北宋大哲学家张载在其哲学著作《正蒙 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成的,充满矛盾和冲突;但相反相成,矛盾冲突斗争的最终结果是“和”,就是消除旧的矛盾,达到暂时平衡和谐。“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一种思想境界和政治风度。爱心也是一种和谐之风,和合之气。霍忠义先生说:“最真的爱最出意料,最深的爱最是无声。”《最爱》一书的第三辑题为“波动心底的情丝”。作者说:“有爱情的世界,五彩缤纷;有爱情的男女,幸福似仙。爱情是人类延续的缎带,爱情是世界完美的罗盘。缎带飘起情思,罗盘转动真爱。喜剧的爱,让每位有爱情的人宽慰;悲剧的爱情,让每位渴望爱情的心酸楚。”爱情是当今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是追求人间幸福的主要途径。虽然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但社会离婚率节节攀升,人们在爱河中仍然苦苦挣扎。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一书开头中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揭示了人生婚姻家庭生活的真相。而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围城》却揭示出这一爱情心理的普遍现象:“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在《最爱》这本书中,霍忠义先生分别从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角度,通过自己人生中的真实经历和情感体验,揭示知心、知己和知音的美好人间真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知心难遇。人生在世,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其次要广交朋友,开拓事业成就;最重要的是要关爱家庭,成为合格的丈夫妻子,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成为称职的父亲母亲,教育子女,长大成才。我感悟到:人只有独处才有智慧!人只有合作才有幸福。男人的伟大在于父爱如山,女人的伟大在于母爱如海。爱情不过是为人父母的生理基础,子女才是爱情的结晶成果。白头偕老儿女成行的老夫老妻才是完美爱情的伟大实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农耕文明的最后挽歌
    • 下一篇:(散文)眼看着麦子就要黄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