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范来利>>正文内容

    (散文)这个“雷锋”没标签

    作者:范来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9日 点击数:

    自打没了父母,又没了岳父,几年来每个周末,去看一百多岁的岳祖母和八十多岁的岳母,便成了我和妻子的必修课。

    虽说已到阳春三月,但的确没见过几场濛濛细雨。噼里啪啦的大雨,一下起来似乎就刹不住车,宛若到了秋天。今日儿天气不错,虽然没有艳阳高照,但毕竟没再下。我便又开上车,拉上妻子,朝丈人家奔去。

    原想走西汤路这条近道,既能回避环山路上疯狂的“红旋风”,又能躲开雁引路上的滚滚车流。没想到车刚过杜曲东韦,看着路边上三三两两往东走的行人,我心里就叽咕:韦兆街道今日千万不要逢集。自从去年让“渣土车”撞了,虽然性命无忧,却吓坏了我,气坏了我。至今一见路况复杂我就头发涨,腿发软。                                                                

    “咬处必有虱,怯处必有鬼”,韦兆街道还真逢集。因刚下过雨,又没太阳,不热不冷,十里八乡的生意人和群众,便都涌进这两边都是店面,中间就是公路的东西大路上。公路就是市场,市场也是公路。本来就不宽展的人行道,这会统统都成了汽车、三轮车、摩拖车、自行车的停车场。公路两边也都被大大小小的红蓝绿等各色帐篷占据。篷下都塞满了台板和商品。篷对着篷的公路间,便是来往车辆,几乎没法绕过的“葫芦细儿”。而这条“葫芦细儿”,全然被逛热闹和买东西的男女老少挤满。车到这里已无退路,只能一直向前磨。一看见对面来的大货车,我就不寒而栗,心已提到了嗓子眼。鸣笛已无济于事,甚至还招来捶打车皮的砰砰声。向前怕伤人,向左怕挂车,向右怕擦了帐篷。我真后悔不该走这儿,甚至埋怨自己无远见,实在有点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车如蜗牛般向前磨蹭着。

    忽然,车前出现了一个看似十分稚嫩的小伙,背着一个不大的背包,一边拍着对面的面包车让师傅稍停一下,一边连拉带推的劝我车前的人往边靠一下。小伙子没戴红袖章,也没戴红帽子,更没穿警服。他很不老练地在人山车海中,边退边疏导交通。我一点也不敢马虎的往前开着。当稍微能松活着往前走了,他匆匆从我车边经过,又急着往后跑去。我只能隔着玻璃,对他说:“谢谢!”。他好像也来不及搭话,就闪了过去。

    刚开了几十米,对面又来了个十轮大卡,我的车又被人群死死的挤住了。车前全是拥挤的人,尤其还有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横在那里。进不能,退不能,左不能,右不能,我只得停在那里,遭受着后边一遍又一遍聒耳的汽车喇叭声。又是刚才那个小伙子,又在我的车前开始疏导。他叫停了卡车,劝开了人流,推开了轮椅,让我挤出了困境。还等不得我说声谢谢,又不见了他的身影。                                                                     

    终于,走出了韦兆街道。我对坐在身旁的妻子说:“真后悔不会玩微信!否则,我一定照下这个不知名字,没人组织,没有标签的‘活雷锋’,传上网,让大家都知道这个90后的小伙子。”他令我终生难忘。

     

                                2014年4月20日   凌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港澳杂记
    • 下一篇:(散文)陈家岩.碾子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