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凡雨>>正文内容

    (评论)应给大清官赵舒翘修一座坟墓、立一通碑石

    作者:凡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点击数:

    赵舒翘是西安沣河西岸的大原村人,其墓地在大原村东南,位于以前的赵家“公馆老坟”之南,沣西中学的东墙外侧。据村中老人介绍,以前墓地修有高大的坟冢,柏树萦绕,墓前有石供桌,牌坊碑楼通道,牌坊上书“乾坤正气”四个大字,碑石正面书有“皇清诰封军机大臣刑部尚书赵公讳作动字展如之墓”。据说上世纪60年代在文革中惨遭坟毁墓平,昔日茔地已变为空旷的农田,只有绿油油的麦苗守护在这里,轻轻地摇曳着。

    赵舒翘(1848---1901),光绪二十五年(1898),已是刑部尚书的他,又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军机大臣,赏顶戴花翎,赐紫禁城骑马,兼管顺天府尹事。他一生为官清廉,克己奉公;他忧国忧民,尽职尽责;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平反冤案;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对贪赃枉法之吏立斩不赦;赵舒翘虽身居高位,仍不忘福泽桑梓之事。望着眼前这片空旷的茔地,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竟是堂堂大清官赵舒翘的墓地,而今没有坟冢、没有石碑、没有牌楼,不免使人心里产生出丝丝的凉意。

    据赵舒翘族侄赵巩伯在《曾祖赵元捷事略·本族渊源考》中记述:赵舒翘曾给大原村重建三官庙,盖三间三进,头为楼房,两边出檐,中间一间向内凹,门顶砖刻“古三官庙”,竖刻小字“光绪二十四年”,又横刻“德昭位育”。大门下有大理石狮圆门墩,今存无量庙门下;中进为厅,东一间板隔墙,西墙有壁画;上殿塑三官神像。赵舒翘以此感念其初读之地,为村中百姓提供了一个宗教活动的场所。

    据《咸宁长安志》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秋,淫雨成灾。沣河东岸的古昆明池故址,低洼成泽,周家庄一带陷入水乡困境。赵尚书舒翘、陆观察襄钺倡集巨款9300余缗,他交待西安邑绅柏震藩、王典章等督修开凿河渠排涝。据载凡80日而竣工,渠长5959.3尺,宽5尺,筑堤宽1丈计,所占农田共99亩按价补值。使这一地区百姓解除了水患困扰。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主持重建横跨沣河两岸的古灵桥,建桥总造价2.4190万两银,他捐奉银1.5300万两。桥长153.2米,宽4.8米,22孔。桥边建有牌坊亭楼,赵舒翘亲题亭额:“汉鲸秋卧” 、“影射昆池”、“周杞春萦”、“晴连渭澍”。此桥方便了沣河两岸人们的交通出行,为以前周至、眉县、凤翔、宝鸡、汉中及已蜀人们前往西安的交通要道。此桥一直沿用至1962年发洪水冲跨,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赵舒翘建“造福桥”,即“赵福桥”谐音的传说。

    光绪二十六年(1900),赵舒翘陪同慈禧来到西安,他曾巡视西关救济灾民的舍饭场(粥场),发现多人食之而死,遂进行调查,原来是经办人贪污舞弊,有意将石灰掺入粥中,饥民食之腹胀而死。他查清事实后,立斩两位做弊官员,维护了灾民的生存权益。至今提及西安百姓仍称颂他。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满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在依约要处死支持义和团的祸首名单中,就有赵舒翘的名字,侵略者同清廷谈判时,威逼清廷严惩。慈禧太后屈从帝国主义的淫威,答应其无理要求,把对赵舒翘“革职留任”改为“交部严惩”,再改为“斩监候”,最后定为“斩立决”。

    一个不该死的人却要被朝廷处以“斩立决”。消息传出,西安城内三百绅民联合为其请命,愿以全城人保其免死;次日又在鼓楼聚集数万人示威请愿,有人声言“欲劫法场”,有人竟讲“请太后回京城”等口号。迫于西安民众抗议的压力,慈禧太后不敢将赵舒翘公开处死,下诏改为“赐死”,令其自尽,遇难时年54岁。据《清史稿》中记载:“初饮金,更饮以鸩,久之乃绝”。

    无独有偶,我想起历史上南宋名将岳飞被冤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满足金朝方面提出的:“必杀飞,始可和”的蛮横要求,赵构、秦桧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屠刀砍向了战功卓著、赤胆忠心的岳飞,酿成了千古同悲的“风波亭冤狱”。

    赵舒翘死后,民间多为其鸣不平,当地家乡人更是编排了秦腔《赵舒翘哭狱》剧目,为其鸣不平;只因剧情凄悲,被赵氏族人阻止。赵舒翘曾任职过的江苏地区百姓,因感念其恩泽,自筹白银6千两,愿为其操办后事。只因赵舒翘死前对其夫人交待:“吾死后,勿受人一钱,受人一钱者,非吾妻也。”所以赵家拒之未收。在这里不得不说他清正廉洁,清清白白的自始至终。敢问历史上有哪些官员临刑前有百姓为其请愿,愿以全城人保其免死?有哪些官员死后竟有百姓自筹白银6千两,愿为其操办后事?又有哪位官员临死时还交待家人“勿受人一钱”的嘱咐?我想赵舒翘的人品、官品如此之高尚当是被世人所钦佩、所敬仰的原因之一。

    据赵巩伯老人分析,赵舒翘的死,缘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贫穷落后所致,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可见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我想,赵舒翘他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敢于担当;他身居高官,不忘扶助家乡桑梓之事,把百姓的疾苦视为自己份内的责任。他同历史上的岳飞、戚继光、海瑞一样都是老百姓认可的好官。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为国为民的言行,同样感动着国人,激励着后人,被人们所敬仰。而今,适逢清明盛世,作为赵舒翘的家乡应该考虑重新修复赵舒翘墓,重新立一通碑石;使它成为人们以史为鉴的教育基地,成为人们瞻仰先贤正衣冠以古为镜的活动场所。

     

    文/凡雨/2014年4月14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灵祥下南丰
    • 下一篇:(杂文)清末大臣赵舒翘的名言启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