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踩泥屐

    作者:王祥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9日 点击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我们长安县斗门镇一带热天下雨,农村人爱惜布鞋,常跣足踏泥践水行走,但天气寒冷就不行了。于是,泥屐就成了男人们外出步行避免脚鞋遭受潮湿冰冷的工具。

    泥屐一般用木材制作,有些像小板凳儿,但板面却形似鞋底,大都在底面前后两处拉槽凿卯,分别揳上片状带榫头的俩腿儿,也有如板凳一样揳上四条圆棍腿儿的,不过高度一般都在6厘米左右。泥屐板面的长短宽窄跟各个人鞋底尺寸基本合码。使用泥屐时,脚先穿好鞋,踏在泥屐板儿面上,用一条麻绳将脚和泥屐牢靠地绑合在一起。踩得好的人,灰麻绳、黑鞋白袜子始终一星泥点儿水渍也没有,甚至踩着泥屐撒欢儿小跑也一泥不染;水平低的人就不同了,那种不展脱,不硬棒,吓吓恪恪的姿势让人看了一百个不入眼而且担忧。这样侧跌踒脚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我11岁入斗门小学启蒙。我们这些农家子弟,雨雪天踩泥屐往返于家园和学校之间一里多的田间泥泞土路上。虽然大家都是年龄相差无几的同学,但踩泥屐的能耐却大小不尽相同。记得上四年级一次下课后,有两个同学先后在教室里吼开了秦腔。我不甘不才,急于出采,便学着《赤壁之战》一剧中曹操虎视东吴,不可一世的做派,挺胸昂首在两排课桌走道里挥手踱步,高喉咙大嗓子放肆地唱道:“曹孟德领雄兵八十三万,他一心下江南要灭孙权......”我只顾昂首高唱,抒发激情,全忘了脚底下的土地面被同学们鞋底一次一次带进的泥巴粘结得圪里圪垯,踱步时一只泥屐腿儿正巧踩到一个圪垯上,身子一歪,下巴生生磕在桌面一角,登时见红挂彩了。班主任刘老师闻讯急忙赶来为我善后。

    另外一次,也是雨天下午放了学,同学们排着队回家。走到斗门镇南头时,我踩着泥屐不小心向前踉跄了一下,险些将走在我前头的一名同学撞倒。他误认我有意逗猫惹狗,回转身和我吵了起来,后来发展到你推我搡,互不相让。谁知他“得理”不饶人,火气越来越大,突然抡起装有文具、练字石板的书包向我脸上打来。我猝不及防,左眉毛顿时开了道口子。那位同学看弄下乱子,急忙向他家所在的东兴堡跑去。随后其他几名同学将我护送到他家。他已吓得不知藏到哪里去了。他父母连忙在村里寻来刀伤药敷在我的伤口,才止住了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一个在西安建筑公司工作的表弟,将他退下的一双半高腰旧胶靴给我,我才与泥屐拜拜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文)敬畏杂说
    • 下一篇:(诗歌)赋秦实兄雪中登山吹埙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