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葛村豆腐香飄長安

    作者:刘牧之 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点击数:

    葛村位于位于黃良街办所在地黄良镇南2 公里处,东南距大邵村1华里,正南距离子午镇2公里,西南距子午街道的张村1公里,西边紧邻子午大道,西北距石佛寺1.5公里,北边距黄良镇的东、西古城1公里,南距环山路2公里。剪(见)子河(《中国交通志》记为见子河)从村西流过。

     

    村名来历

     

    葛村建于清初,因葛姓人家最初居此而得名,后为回民村庄。清嘉庆《长安县志》记名葛村。清同治年间,捻军入陕,部分捻军来到葛村,当地回民随之起义,清廷派军镇压。回民起义军失败后迁出葛村,村庄随之被焚毁。数年后,王曲镇的马厂子村同兴堡村民王永民等携家属迁此,重新建村,至今仍用原村名。

    据今年85岁曾任过村农会主任、村长、书记等职的王福盈老人介绍,传说葛村原是回民聚居的村落,现今的村民是125年前,自爷爷辈由王曲马厂子村同兴堡迁来的。

     

    村史沿革

    葛村清末属长安县西南乡子午廒;

    建国前后,属子午区张村乡;

    1953年,属于西湖管区。

    1958年,全县撤销区县建制成立人民公社,葛村属子午人民公社张村管区。

    1961年,属黃良人民公社;(1966年9月,黃良人民公社改名为前进公社,1971年9月,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各公社均恢复原名。)1983年,长安县进行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成立了七个区公所为县政府派出的临时办事机构,在人民公社基础上重新设立乡镇,生产大队改建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建为村民小组。葛村属沣峪区黃良乡管辖,分为两个村民小组。

    1986年7月,区公所改变职能,改称区经济委员会。

    2005年,黄良乡撤销乡建制升设为街道,葛村属黄良街道所辖。

     

    老村原貌

    葛村地处见子河边,地势东高西低,村东原有一座面朝西的老爷庙,3间大殿里面设有香炉、供台,却没有来得及塑像,一直香火不断,建国初,老爷庙改为学校,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曾经在里面上学。1969年,学校从庙里移出,庙随之被拆。

    据现年86岁现今退休在家的王福盈老人说,村东有座很有名的四棱砖塔,为镇风水所建,是当地的地标式建筑。底座为边长2米的四方形,高3丈左右,顶部圆顶。上世纪60年代砖塔被拆。

    村西有清真寺遗址,就在现在村门楼的南边,当地人称“礼拜寺”。至今村里人们还经常说,“你在哪里割麦呢?”“俺在礼拜寺呢。”“你在哪儿割草呢?”“在礼拜寺呢。”礼拜寺就是回回当年礼拜的一个清真寺。1973年,村民王永昌等在那里推土时把清真寺的遗址推出来了,发现寺院是被烧毁的,房屋的地基清晰可辨,全部完好。同时还出土了很多大青砖和一个大老碗般大的秤砣、一个八卦砚台。遗址随后被回填。

    村西头有个涝池,上世纪60年代被填。

     

    传统副业——磨制豆腐

    葛村人做豆腐的历史要追溯到建村之始,他们的先辈在马厂子同兴堡时就以石磨点卤做豆腐、卖豆腐为生。来葛村伊始,他们发现葛村土地肥沃、水质优良,造就了豆腐的鲜嫩,材质炒而不散的特性,于是重操祖业,几乎家家户户做豆腐,延续至今,已有150年历史。

    葛村豆腐在长安名声鹊起,成为长安地区的一道特色菜肴。当地流传着一个 顺口溜,“葛村的豆腐,子午镇的酒,要看好娃曹村走。”

    葛村人制作豆腐和别处做法不同。

    他们一般一大早就把豆子泡上(因为夏天气温高豆子发的快,早饭后才泡豆儿),下午开始用马、骡子、驴等生畜拉石磨把豆子磨成豆浆。没有牲口的人家用人力推磨子。豆浆过箩后不是用锅蒸,而是用大锅直接烧,然后再放进缸里用石膏点。豆腐的好坏关键在于把握点的火候,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下的多了不行,下的少了也不行,严格的很,否则不是太老就是太嫩。一斤豆子最多做3斤半豆腐,夏天只能做2斤半。

    他们盛放豆腐最早是用大方箱子,后来改为圆形瓦盆,再后又恢复大方箱子。东至五星、滦镇,北至杜永村,郭杜街道,南至秦岭沿山,西至黄良和王曲的经交界,方圆几十里村民的红白喜事,都要提前到葛村订约。村民平常用担子挑上到方圆的村子叫卖,甚至远销至西安西郊。每次二三十个担子一起出发,走成长长的一溜子,场面非常壮观。回来时,担子上全部换成了粮食(也有在路过斗门时,顺便把粮食卖了的),非常辛苦,来回的负担。

    上世纪60年代,因为磨豆腐产生豆渣,几乎家家都养猪。

    合作化时期,村里集体卖豆腐。

    而今葛村的豆腐产品开始多样化,有豆皮、豆浆、豆腐干、凉豆腐、豆腐丸子、家常豆腐,有凉拌、红烧、麻辣等多种做法。近年来,多次被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村民生活以及传统习俗

    葛村分为两个村民小组。建国初期,村子只有80 几户人,2000年,村民有156户,647人。而今全村人口173户,680人。

    村民中王姓人数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孙、杨、姬、徐、高、萧等。据传说,孙家来自五台乡的留村;杨家来自抱龙峪的大核桃树;徐家来自抱龙峪的麻子川;萧家来自抱龙峪的奶叉沟;姬家来自子午峪口;高家来自西安南郊的三爻村;冯家来自石砭峪口。

    过去村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干不完的活儿,但是到年底还是没钱,没粮吃。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村里的面貌和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而今的村民多出外打工做瓦工。而今盖新房和买小车的人很多。

    民国期间,老爷庙里面设有私塾。后和邻近的邵村合办小学,名为葛邵小学。

    建国前后,有一贯道在村里活动,而今村民中有信仰佛教和道家的,有村民在子午小五台新庙出家。受王曲和子午教堂的影响,也有部分人信仰耶稣教。

    葛村的社火是马社火,装扮好的演员骑着马,旁边有人手里提着灯或者举着高灯照着面目,因次也叫灯社火,每年和大邵村比赛。

    葛村一年一度的古会日原为农历的7月17。十几年前,因为会日这天已经很热,并且买菜很不方便,于是改到了初七。

    五月的端午节,父亲、母亲给女儿送黄瓜、葱。葱必须窝着,意为叫公、婆对她女儿好一点,同时叮嘱女儿在婆家要规矩点儿,多做事少说话。夏忙前,女儿回娘家“看忙”,日子不固定。农历九月,娘家给初出嫁的女子追糕,姑娘生了孩子,给孩子也要追糕。

    除夕的下午,家人要带着香、蜡、炮等前往坟地请先人回家,敬在家里祭祖,初五送走。

    据今年82岁一组村民王佩西讲,男女婚姻,婚前双方很少见面,甚至有新婚之夜才首次见面的事情。迎娶之日,新人顶盖头进门,男方在门口搭一个铁鞍子,用几块红毡或者麻袋片子不停地倒换,让新人走在上边,脚不沾土,意为“一马不备双鞍,一女不嫁二男”。入洞房后,新郎站在炕沿上给新娘子跷三个尿骚,现在这种陋俗已革除。

    当地老人去世兴土葬,平地挖坑,横向穿膛。亡人一般在家放三天,请乐人。入殓时,族人全部到场,在亡人的口里塞一枚麻钱,再把麻钱从嘴里取下,放在亡者的身边。同时给棺材里放上草木灰、草把子、五色粮食、和青石、铧铁等镇物。

    婚、丧事待客的席面必为“高桌子、长板凳”,并且每桌安有上席(靠背椅子)。最讲究的菜点是“十二件子”,其中四个蒸碗为固定菜点,其它八个根据季节调整。第一道菜必为烩三鲜,俗称“烩三鲜,把席安”。最后一道菜必为丸子,意思是“菜上完了”。家里情况稍差点的,为十个菜点,称“十全”,再次的为“八碗”,最差的为五碗,称“五碗烂菜”。过去办丧事还有一种很省事、方便、并且经济的蒸饭,“吃蒸饭”也因此成为死亡离世的代名词。红事另外还兴摆放四个水果碟子、干果碟子,并摆四个角菜,只看不吃。

    村民盖房立木时,用一张纸写上三代祖宗、鲁班和过往一切神灵的牌位,烧香点烛放炮敬奉。并把一个铁铧烧红,往铧上浇醋,在房子的四角以及每个柱子底下倒一点。不管盖几间房屋,大梁的上面都要画上八卦符号,用五色线绑上两个红筷子用钉子钉在梁上。

    过去村民有病看不起,请马角看。而今村里办有医疗室,村民基本参加了合疗。

    民国期间,葛村和邵村合办着私塾。建国后,两村各自办起学校,葛村设立一二年级,大邵村设立三四年级。1970年,学校从土地庙办搬出来,和大邵村在村北合办学校名葛卲小学。5年后,再次迁移到老窑场。上世纪80年代,学校搬到现址。街道设立中心小学后,葛卲小学闲置。

    2006年,投资70万元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2008年,村里投资14万多元建起新的村委会办公楼,并投资12万元盖起了村门楼,建起了一个设施齐全的群众健身广场和医务室,投资15万多,给各家各户通了自来水,实现了低压改造。

    2009年,陕西景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水云天秦岭生态园落户葛村。占地300多亩。

     

    大事记

    1、 1959年,村里大炼钢铁,在老庵子建了钢铁厂,后被八一铁厂接收。

    2、王姓的祖坟在马厂子村南,马厂子设有“官房”,里面竖有一块青石碑,上边记载着王姓每一辈人取名的“辈分字”。葛村王家和马厂子的王家老年人共同祭祖,“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

    两村最近的一次祭祖活动是十几年前。葛村的王姓用高杆挑着挂纸,打着彩旗,敲锣打鼓,用车拉着人。在蒿河的河西等。马厂子的王姓在河东迎接。马厂子提前搭好戏台,由葛村请来的戏班子唱了三折大戏。方圆村子的群众赶来,围的人山人海。祭祖大会上,两村的代表分别讲话,介绍各自的发展情况,两村人在官房和坟上村民们按照辈分奠酒。马厂子杀了两头猪,在官房搭灶做饭招待。现场还进行了录像、摄影。

    3、民国18年,村里遭了灾,“胡力拉”流行,村里死人很多,好多村民逃到山里谋生,有村民把女儿嫁到要饭的路上。

    4、1964年,天下淋雨,见子河泛滥成灾,百年不遇,淹没了周围庄稼。

    5、上世纪60年代,8131部队支左,派宣传队来村子住了半年多。

    6、陕西鼎明公司在村里租地300余亩建设云天山水秦岭生态园,开展的业务有花卉、蔬菜、瓜果、草莓、“开心农场”、餐饮、苗圃、大雁养殖等,同时还计划开办一个大型现代豆腐深加工。

    7、2011年,荣获西安市社会文明村示范村称号。

     

    历史人物

    王云龙,小名“运娃子”,被卖壮丁,后参加革命队伍,当过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有一说是全国人大代表)。

    王玉龙,没文化,参加解放战争的很多战斗,战斗英雄,身上多处受伤。1953年复员回村,一辈子没成家。上世纪的80年代,参加过英模会和国庆典礼。

    王德昭,1927年生,建国前曾搞地下工作,建国后长期从事政协工作,曾先后任白河县县委书记、西安市人防办主任、市地税局局长。

    王文治,1939生生,村里出的最早的大学生,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分到长庆油田工作。

    王永昌,1951年生,2组,代表长安参加陕西省第五届全民运动会5000米长跑,以17分39秒的成绩获第六名。

    高福有,2组人,1951年秋,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五、六年前去世,享年71岁。

    王辅生(1924年—2007年),国家一级演员,幼年家贫,父亲离世,随母亲改嫁,跟戏班学戏。1936年入西安三意社,工丑角,代表剧目有《看女》《扑池送亲》《假婿乘龙》等。

    萧应杰,民国17年(1928年)生,现年85岁。曾经参加西藏剿匪平乱。

    姬忠坤(小名姬引全),(1942年—2005年)散文作家,描写三原和长安风情。和路遥关系交情深厚。

     

                                                      刘牧之 每小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思念
    • 下一篇:(散文)谈谈长安节日习俗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