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苍颉造字台

    作者:周博学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2日 点击数:

    这是苍颉首创文字的圣地,坐落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长里村,绿林围绕,青砖包砌,这就是仓颉造字台。踏层层台阶而上,思古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处古老的遗址,五千年前,此处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第一朵蓓蕾。这朵蓓蕾绽放在秦岭北麓,古时《禹贡》上称这横贯东西的山脊为昆仑山,称之为神州中龙,神龙在此行云布雨,渭河游移冲积沉淀了肥沃温润的土壤,鹿鸣于野,鸟飞绿林。115万年前蓝田猿人生活在这里,六千年前半坡人生活在这里,浐河岸边的“半坡遗址”,长安区域的“沙家村遗址”“杨湾遗址”,沣河西岸的“客省庄遗址”,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强烈而密集地散发出这个板块的厚重。这里漾溢着深远的勃勃生机,也充盈着先民们创造性的智慧灵气,黄帝就把这个板块作为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苍颉是黄帝的左史官,因结绳刻木不能准确记事,他遂萌生了创造文字的想法。不知是苍颉的奏请,还是黄帝的授意,或许是两个伟人的默契。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其千年前的半坡人祖先,就在陶器上刻画下神秘符号,也许他们发现已有人用简单符号表达一种意向,却不明白,这不久就将出世的“婴儿”后来被称为文字。他们只是要把这种在暗夜里闪着星光没有名字的符号,聚合再造,点亮历史的天空。这便有了苍颉造字台。

    唐《法苑珠林》记载:“苍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字,观鸟迹者。”又据《策海·史书》记载:“……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遥想上古荒蛮蒙昧时代,文字的出现犹如漆黑暗夜划过的闪电,给古人类带来多么大的震动和惊喜。古书记载:“文字成、天雨粟、鬼夜哭”。好人庆幸文字的出现像天下雨一样落下了粮食,坏人哭泣自己的恶行会被文字记入史册。由于苍颉造字有功,传说黄帝赐他“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苍颉居阳武、卒、葬衙之利乡亭南。”苍颉是现在白水县北塬乡阳武村人,死后归葬在衙之利乡亭南后世称为史官乡的地方。现遗存有苍颉墓,还有苍颉庙古建筑群,有历代石碑石刻,有满院古柏,有风云沧桑,厚重的文脉气韵令朝圣者肃然起敬。朝拜苍颉,我们还会想到洛南县城东“苍颉祠”中所保护的摩崖石刻。据《洛南县志》记载:“按河图玉版,苍颉为帝南巡,登阳虚山,临子玄扈洛芮之水,灵龟负书,丹青甲文以授之。”意思是说,轩辕黄帝南巡时,左史苍颉跟随,在洛南阳虚河水拐弯的地方,发现龟背赤甲青文,点画纵横,苍颉受其启发,遂造出28字。后人在灵龟献书处,磨崖石刻28字以示纪念。

    早前,考古专家发现,苍颉造字台夯层中有陶片、石斧、原始人灰坑,还有鹿角化石。唐《法苑珠林》记载,古迦叶佛曾在此地“三会说法”,后来黄帝和苍颉把造字台建在了这里。此后历朝历代在此处不断修建扩大。诸多名士来陕都曾到造字台拜谒。20世纪50年代,古台周围百亩之外的田野上到处是秦砖汉瓦的残片,老辈人盖房砌地基,生产队打机井填充井筒子,都在这里捡拾残砖烂瓦,多年搜寻未尽,这些遗迹见证了造字台的古老和曾经的辉煌。

    古书说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遥远的文字鼻祖,比凡人多出的一双眼睛,这是心灵的眼睛,也是智慧的眼睛,这双眼睛穿透了荒蛮的黑暗,映照千秋万代。当人们怀念苍颉时,那经历了五千年风雨的苍颉造字台,或许便是最好的怀念之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幽幽玉山情依依
    • 下一篇:(散文)骑“大洋马”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