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李巧林>>正文内容

    (散文)雨中牡丹苑赏花

    作者:李巧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点击数:

    立夏首日,小雨如烟似雾。受一位在阿姑泉牡丹苑工作的朋友之邀,我随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的几个朋友,驱车来到这个位于秦岭北麓的占地300多亩的旅游风景区,一起登临终南山、叩拜钟馗宫、饱览山坡上精心种植的各色花卉和稀有植物。淅淅沥沥的小雨,非但没有消减我们游览的热情,反而为我们此行增添了无穷乐趣。

    阿姑泉牡丹苑是以牡丹为主题的山林公园,因为花期已过,我们未能一睹牡丹花的风采。但这里,除过大量的牡丹之外,还有上万余株的芍药正在竞相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让我们和大自然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据说,芍药和牡丹都属于芍药科,花型、花色较为相似,因此此行并不觉得有多大遗憾。

    追根溯源,唐时牡丹在长安城中盛开,富贵大气,鲜艳无比的花朵撩拨着文人雅士为它吟诗作画,大放赞歌。仅诗词,现流传于世的大约就有400多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赏牡丹》将牡丹与芍药的妖媚和荷花的少情相比较,展示了牡丹的雍容华贵,以及花开时节艳压群芳的大气磅礴。

    牡丹的傲骨气节也为世人称道。据传:一日,女皇武则天一时酒兴,赏梅之后提笔写下:“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的诗句,下令百花在数九寒天开放。第二天,满园花色竞相开放,唯有牡丹不畏权贵毅然花苞紧闭。武皇勃然大怒,下令烈火焚烧,连根拔起扔到洛阳邙山。然而,牡丹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它在沟壑纵横的环境里依然发芽、吐艳,装扮春色……

     

     

     

    传说毕竟是传说,阿姑泉的牡丹依然在秦岭山间争奇斗艳。我们虽然错过了牡丹盛开的季节,没有欣赏到黑牡丹的深邃,绿豆的娇媚,赵粉的童子面,姚黄的光彩照人,白雪塔的玉树临风,二乔同枝同株却紫红粉白两色同在;我们也没有感受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欢喜。但当看到眼前满园落花的景象,不由吟诵起诗人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的诗句,我们虽没有诗人“把火看”的执着,却在初夏的细雨中领略了芍药的美艳。

     

     

     

    牡丹属于雄性,芍药属于雌性,前者有“花王”之称,后者有“花相”之誉。民间常将牡丹与芍药并称为“夫妻花”。因此,但凡有牡丹的地方必有芍药。牡丹开过之后,芍药开得正是时候。牡丹苑风景区依坡势而建,形成层层观赏区,牡丹、芍药层叠种植,一丛丛一树树相伴而立,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喜人场面,雨中的芍药,花蕊饱含莹莹雨滴,像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妩媚而又动人,勾引着游人的魂魄。

    台阶间隙种植着三色堇、石竹花、虞美人、矮牵牛,栀子花、杜鹃花、三角梅。更为珍奇的是蓝色的阴绣球,蓝得那么晶莹剔透,难怪它的花语为烂漫,美满,这更是人们喜欢它的一个理由。月季开得也颇有特色,花苞如染红的鹅蛋镶在枝头,花朵层层翻卷足有三寸碗口大,开起来非常壮观。园区内树种多达上百余种,不仅有我们常见的松柏、杨柳、核桃树,还有珍奇的活化石——红豆杉,五针松,以及娑婆世界观音柳,给整个园区增添了几分宁静和神秘的色彩。

    在树木林立、万花从中还矗立着一座古式建筑,名曰“钟馗宫”。相传,钟馗出身为唐朝时终南山户县人,自幼攻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唐玄宗登基之年赴长安应考,被主考官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官大学士陆贽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在殿试之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玄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玉帝感念钟馗为争公道,不惜以身殉道,因此封神,令钟馗专管凡尘不平事,为人间降妖除魔。于是钟馗带领他的结义兄弟柳含烟、王富曲开始了他们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伸张正义之行。在钟馗宫的门额上镶嵌着 “天后救父兄”、“郭圣王成佛”、“钟馗吃鬼”、“钟馗捉鬼”、“钟馗饮酒”等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地讲述着钟馗斩妖除邪的传奇故事,以及 “钟馗嫁妹”的感恩之心、侠骨柔情。

    “天香阁” 是牡丹苑的中心建筑,这是景区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刘自椟、也农、卫俊秀、刘文西、王西京、雷珍明等文艺界的名流曾在这里留下了诗句和墨宝。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的王长红先生,与我们一起游览了牡丹苑之后,欣然挥毫泼墨,写下“浮云观山”四字。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会长张军锋也现场挥毫写下了“阿姑泉边多佳人,九华山上风景好” 的诗句,为此番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阿姑泉牡丹苑,放眼瞭望,山下不远处的余下镇尽收眼底,葡萄枝叶郁郁葱葱,爬满了水泥架,笔直、平坦的道路正期待着远方的游客。微风习习,细雨淅淅,飘来阵阵花香,使人流连忘返。我想,来年春天牡丹花盛开的时节,我还会再来的。(图片/教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读一本好书
    • 下一篇:(散文)云雾升腾唐王寨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