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记)“朝秦暮楚”漫川关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0日 点击数:

      漫川关

     

     

     

    漫川关

     

     

    漫川关

     

     

    一条青石铺筑的小巷,一街两边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一声声柔肠软语的问候,一群群婀娜多姿穿街走巷的青春少女,构成了陕南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古镇特有的风貌。  

    “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的北国小江南漫川关,素有“南通吴楚、北连秦晋”的“水旱码头”之称。“朝秦暮楚”的典故源于此地。  

    走进漫川关古镇,一如走进了唐诗宋词的烟柳画桥,又好似走进了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  

    漫川关是湖北省、河南省和陕西省交界的一道重要关口,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坡陡路险。当地民谣 “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这里是进入汉中的必经之路,因此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2年11月11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在漫川关被国民党军5个师4万余人包围,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下向敌人薄弱方向北部突围。经过三天两夜激战,牺牲了800多名红军战士,杀开一条血道,胜利突围。这一战关系到红四军的生死存亡,在红军发展史上极其重要。  

    漫川古称蛮川,又叫漫川关,这个名称起源于南宋。那时漫川是个富庶之地,加之雄山耸立,沟壑险要,南宋王朝便在此设关守隘,与北方强盛的金国对持。昔日的漫川关曾有“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的辉煌。宋元以后,金钱河水运开通,境内土产山货和江南手工制品均以漫川为集散地。清代以后,由于水运的发展,漫川关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陕南商贸重镇。    

    漫川古建筑众多,老街基本上是清末民国时期遗留下的老房子。穿行在狭窄古旧的街道里,仿佛回归久远的历史,与古人对话。老街依山顺水而建,街道笔直而曲折有度,屋宇高下错综,檐下墙角全为碳墨素描壁画,极为传神,屋檐窗棂木雕精良,古朴大方。  

    《山阳县志》记载漫川关当日商贸盛况:“漫川关水码头舟辑如林,货物山积”。上海“国货”和外国“洋货”由汉口或老河口运抵漫川,再通过驮运销往西安、河南、山西。当地居民“十户九经商”,因而,漫川居民的商品意识是从1600多年前就培养起来的。市区内保存至今的“骡帮会馆”、“武昌馆”、“北会馆”、“鸳鸯双戏楼”等古建筑群和“黄家药铺”、“莲花第”等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板铺门”、“蝎子街”、“石子路”无不在叙说着漫川关昔时的繁华和特有的秦风楚韵。  

     旱码头是骡帮和船帮交易的中心市场。每年三月三为骡帮交流会,要在鸳鸯戏楼唱大戏;五月端午是船帮会馆交流会,水码头赛龙船,旱码头唱大戏,繁荣商务。商贸流通使得南北文化在漫川充分融合,形成了漫川关独特的文化特征。  

      漫川关自有“一水一田八分山”之说。房屋背靠着山,堂门正对着山;太阳上山,他们背着背篓也上山,太阳下山他们抗着锄头也下山;挖山吃山,吃山挖山。这山虽比不上华山之挺拔,泰山之巍峨,黄山之峻峭,峨嵋之秀丽,却好似浓缩了这些名山之精华,你也说不清它具体像哪座山。但座座山岭,层层山峰,皆藏雾中,若隐若现。一次诗人贾岛途经此地,站在山顶,遥指前面一座山,问不远的一个禅师:“天黑就能到吧。”禅师只是微笑,末了,摇摇头:“恐怕你是明黑都到不了呦!”诗人不信,抬步便走,结果走了三天三夜。  

       

                     一山未了一山迎,  

       

                     百里没有一里平;  

       

                     犹是老禅遥指处,  

       

                     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就是贾岛途经漫川关时写下的诗句。百般图景,万般想像,都在这诗里。这山虽不是名山,却有故事。漫川关街道日夜都让山护卫着,还常在山的怀里撒娇。西南方向各有一个缺口,那是靳家河和金钱河远征的出路。从漫川关向西行至 2.5公里 处,有一山的中间露出一豁口,豁口的三面就像刀切一般。山腰有一四四方方的巨石,正好和豁口一般大小。  

    而今的漫川关人,既有北方人的剽悍耿直,又有南方人的温婉多情,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巧言善语,孝老爱亲,重礼仪。家家后生英俊多才,户户姑娘水灵聪慧,著名作家贾平凹也不由的称赞陕西美女在漫川。  

    漫川的土著人来自全国各地,既有闽浙湖广前来经商的后裔,又有豫皖川鲁逃荒流散者的族人,更有甘肃宁夏南下的回民,还有文革时期下放干部的后代。这种“万国来朝”的人口状况使漫川人形成豁达开朗、兼容并蓄的传统美德,他们和睦相处,热情好客,重礼尚教,不但饮食起居自成一体,言谈做派也独具特色。  

    漫川人说话口音特别,口齿清晰,语音清丽,儿化音多,婉转悠扬,他乡相遇听见漫川话便倍感亲切。漫川人交往办事极为委婉,往往先饶弯子作铺垫,慢慢切入主题,生怕因言语冒失而伤害他人,把事情办砸。要领略漫川话的美妙须在饭后茶余、酒酣耳热之际,一群人围坐,一串串谚语俚言和四言八句脱口而出,字字如珠,说者唾沫四溅、神采飞扬,听者缄口呐言,如聆仙乐,其情其景美不胜收。  

    漫川关,青山绿水,鱼肥稻香,风景如画,被誉为商洛的“小江南”。曾有邻县一和尚来此,转悠一圈,满脸疑惑,便问:“这是哪个县城啊?”漫川关人爽朗一笑:“这是山阳第二县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问道塔云山
    • 下一篇:(散文)“德义千秋”关帝庙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