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问道塔云山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9日 点击数:
     

     

     

    “金顶旋转在九霄,脚踩飞云魂飘渺。果是人间一仙界,天宫胜景独这好。”这首昔日志士名人咏诗赞誉的,就是位于陕南镇安县之西的东瓜乡五福村的塔云山奇观。  

    20多年前,笔者还在上中学,暑假期间经常跟随在陕南拉运木材的哥哥穿梭于镇柞深山沟里,也曾听过镇安“塔儿山”(塔云山)的美名,曾经走马观花的上山看了看,只觉得其地处偏远,这山看着那山高,道观建筑年代久远”仅此而已,当时的我涉世未深,学识不够,竟未对这处饮誉鄂、渝、豫、陕的道教圣地深入探究,真乃一大遗憾。  

    2012年10月,应有关人员邀请,笔者再次到镇安采风,得知近年来,镇安县政府按照打造“秦楚一柱,绝顶道观”旅游品牌,远期规划总投资3.2亿元,对塔云山整个道观古建筑进行了大面积维修,过风垭门户区、天池游客服务中心、金顶周围道教文化体验区建设,以及通往景区7.5公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打造出了一个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为载体,以厚重的道教文化为灵魂,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人文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胜地。随即故地重游,真是百闻不如再见,塔云山的“险、奇、秀、峻”与厚重久远的道教文化深深的吸引了我们一行人的视觉感官。  

    登塔云观奇景,绝妙处在金顶。人们登上金顶,宛若畅游天宫般的享受。金顶是塔云山画龙点睛之笔,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镇安旧志称其为“邑西仙境”。 

      

     

     

     

    问道塔云山

     

     

     

    问道塔云山

     

    金顶就是观音殿,这座不足 6平方米 的庙宇,建筑十分险厄。它居于塔云山顶,三面悬于万丈深渊,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缝,用石条铺垫立基,庙顶用黄铜铸尖。黄铜顶经阳光照耀,闪烁出万道金光,故有金顶之说。  

    走进这座观音庙有4根翘角飞檐,每根翘檐各挂21斤重的铜铃一颗。铜铃随风舞动,发出有节奏的音韵,在万丈悬崖之上,听到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更增添了空中楼阁的雅静。庙门首是一条石雕青龙,青龙活灵活现形欲腾飞起舞,其工艺精湛堪称一绝。庙门额横匾石刻“塔云山”3字;石雕楹联是“树长菩提荫庇人天百岁;花开覆钵香荡世界三千”。   

    塔云山金顶供奉的神仙是观音,观音本是佛教的菩萨,但传入中国后就彻底“中国化”了,道教把她称为“慈航道人”,说慈航道人大家很陌生,谈观世音就不陌生了,天下人皆知,观音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就是慈航的化身,为此,慈航就是观音。据传,慈航道人封神后,云游四海,普渡众出。一日,他在云端隐约听到一阵凄惨的哭声。往下一看,有一个妇女躺在塔云山一处偏僻的山间小道上,双手捂着肚子,痛苦呻吟。他知道这个妇女正在难产,想下凡为她解除苦难。可转念头一想,自己不是女人,若为妇女助产,一来怕妇女惊疑,二来怕路人讥笑。但如果回避,误过时辰,那母子性命就难保。便心生一计道:“我何不如此?”即时,用拂尘往自己身上一拂,变成了一位手持拂尘的美女,按落云头,来到妇女面前。她见到妇女已昏迷不醒,便取出一粒仙丹和甘露灌入妇人口中,不久妇人就顺利产下了胎儿。妇人醒后,见是一位美貌的女子为她助产,起身拜在地上说:“感谢姑娘救我母子性命,大恩大德,永远不忘!敢问姑娘家住何处?”慈航道人笑道:“你不必感谢,这是出家人的本分。我是慈航观世音,家居南海。”说着驾云飞去,妇人又朝天磕头拜谢。妇人抱着婴儿回到家中,将路遇神仙救命的事告诉丈夫。丈夫万分感激,便依照妻子所说的,请一位雕刻匠,雕刻了一女身佛像,叫做“观音佛祖”,放在厅堂奉敬。慈航道人知道这件事,便经常在此附身显圣,保佑众生。由于观音具有“求福得福、求寿保寿、求嗣得子、求财得金”的法力,所以塔云山在明代就请来了这尊神。    

    塔云山左有驰风山,其山势陡峭,古松参天。站立驰风山头可以收览塔云山全景,是游人憩息的好去处;右为东风山,其山巍娥壮观,林木幽森,靠近山坡处有一宽敞牧马坡,顺牧马坡而上,远眺,塔云山、舍尸崖、金顶庙均收眼底。  

    镇安当地人把塔云山称“塔儿山”,因主峰海拔 1665米 ,形似宝塔,直耸云端,故此命名。但早在100多年前的清代,就有一位名士对塔云山的文化做了定位。他就是晏安澜,镇安县青铜关月西人氏,清代光绪年间考上进士,做了至今仍是历史上镇安籍第一高官,在塔云仙馆和倚天门上我们能见到晏安澜亲笔撰、书的两幅对联。  

    塔云仙馆是晏安澜主持修的,当年晏安澜服丧回家,曾经来到塔云山,见塔云山没有香客食宿的场所,于是向巡抚大人争取了一笔资财并主持修建了这所仙馆。晏安澜不愧是个文化人,在仙馆修建后还进行了文化包装。于是一副文笔优美而底蕴深厚的对联由此诞生:  

    五千言为道德宗,玉振金铮,今古乾坤真橐龠;  

    百二关乃神仙薮,鸾翔凤翥,汉唐宫阙此蓬瀛。  

    细细研读这副对联,我们的眼前便展现出两幅巨大的美妙的动态的历史画卷。铮,金属撞击声;橐,书袋也;龠,古代类似笛子一样的乐器。百二,乃山河险峻矣。籔,聚集;翥,向上飞之意,与翔同义;鸾、凤乃神鸟;蓬灜,指蓬莱,瀛洲,借代为神山之地。  

    上联为我们描述了一副古老情景——道教尊崇的始祖老子,从东骑着黄牛,驮着书袋,吹着牧笛,悠然来到函谷关,创作出五千言的《道德经》,它仿佛金玉相撞,铿锵悦耳,震耳发聩,成为今古乾坤不朽的真知灼见。这里,与其说晏安澜满怀激情地歌颂了老子,倒不如说他为塔云山追根溯源定了道教圣地的位。下联落笔于塔云山,百二关显然是指险峻的塔云山,它乃神仙聚居的地方,蔚蓝的天空神鸟高飞,仙气氤氲,在拥有唐汉宫阙的三秦大地上这真乃神仙之地。多美的一副远离尘嚣的仙境画卷啊!  

    晏安澜终究是个见了世面的人,胸襟开阔,其对联境界也就博大,他将塔云山放在出现过唐汉盛世的陕西来思考,并定位为三秦大地最美的神山。  

    在倚天门我们又见到另一幅对联:  

     

    元都百二河山凝瑞色,圣地三千阁阙起祥光。  

    横批:云外三峰  

     

    “元都”,乃玄都,指道教传说的神仙居住之地,“百二”前边已经解释过了。对联的大意是险固的塔云山和众多的庙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笼罩着吉祥的瑞气和祥光。天外三峰显然是指金顶、南翅峰、北翅峰。从书法和那个“百二”字眼,我们不难看出这也是晏安澜的杰作。晏安澜这两副对联,不仅书法优美遒劲,雄健有力,而且文采斐然,大气不凡,却又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定位不落套于概念,表达却寓于描述的画境里,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  

    中国道教名山,北有华山,南有武当山,中有塔云山。今天的塔云山,集自然景观、文化神韵、人类智慧于一身,将以更加美丽的姿容,无限的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记)探访少陵塬上“明十三陵”
    • 下一篇:(杂记)“朝秦暮楚”漫川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