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家乡的味道

    作者:方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点击数:

    人人都有家乡,每个人家乡的味道却有所不同。余曲人平时说的:“口气,”其实就是味道。

    同事孙卫平的家乡,在渭北的东塬上,那个地方叫的大荔县。

    大荔县,古称同州,地处黄河岸边,华山脚下,其县最古老的戏曲是:《同州梆子》,最传统的馍叫:《烧饼》,最土的话是:《把坐说成挫、提东西称为第东西》,其次,还有《四火》,《增怂和罢咧》……。大荔盛产谷物,也就有了《天下》第一粮仓的称誉,盛产西瓜,以沙瓤甜美著称。这些完全说明大荔水土好、润物养人,由此可见大荔的人有多美哩。

    卫平的老家叫许庄镇。

    相传山西许姓商人,早年迁址于此建村,遂命名为:《许庄》。前几日,卫平回乡办事,顺便带了几个许庄镇的“三角烧饼”送给我尝,我油然的觉得感动,人常说:“女人心细如针,”这话不假。卫平回老家,走的匆忙,加之办的是要紧家事,但她居然想到带回来几块家乡的吃食,这真是难为她是重情义的人,虽然说烧饼是个平常的食物,不足为奇,可是,能从远处的乡村,带回到这大城市里,这个平凡而朴素的举动,包函着多么深的友情啊!扑实、亲切,而让人感到温暖。

    看着这几块烧饼,我泛起了遐想,三角形的烧饼,这怪异的形状,引深了我的思绪,这饼子,既不象余曲的托托,又不是河北一带的园烧饼。早年,我去过山西降州,降州人惯烙一种层数很多的饼子,也称为:“烧饼”。我想,这大荔地界,该有不少山西人在这落脚吧!保不住还是那个许姓的山西人,在建许庄时,也一并把山西的吃食传入到此呢?就连大荔人说话的口音,也与山西人相象,比如,把“坐”说成“挫”,把“提”说成“第”,这都频有山西人的口音呀!

    看着、吃着,我想起了困难时期。

    那时候,饥饿把人的尊严扫入地下,一个托托子一块钱,这都得偷偷交易,不然,有钱都没地去买呀?听说余曲老街,有个老汉刚偷着买了个托托馍,还没等拧过身,背后便伸出几双脏手,其中一个手快,把托托子抡了就跑,看着老汉追来,急忙先在鼻涕上擦了几个来回,主家一看,那里还能夺得回来呢?只好无奈而罢,这时,那抡到馍的汉子,才大口吃了起来……。在那饥饿的年代,生活的难常,光顾了嘴上了,谁还顾得了尊严呢?

    余曲人把大饼叫锅盔,小的园饼叫托托子,凡有层数的叫咧个油旋子。大荔人却把三角而有层层的馍叫做“烧饼”,真是十里乡俗不同啊!金黄色的外表,脆里透酥,层层叠叠,淡淡的透出一股油盐和大料的清香,怪异的三角形体,这吃食光用鼻子闻着,心里先舒坦,觉得一定好吃。我想,这其中肯定是加入了同州的文化密码,传承的也一定是很久了。

    旧社会,人常说:“刁莆城,野谓南,不讲里的大荔县。”其实,这民谣绝非是贬义,大荔人不论里程说事,自然说明大荔人的智慧、大度与豪爽的性格,由此,想到他们创造的美食,口气之香,营养、吃法、叫法的独特、怪异、有个性,这和“不论里程说事”的习惯,一脉相承吧?其实,这些都不影响黄河岸边的大荔人,对自己家乡的崇敬与热爱。真可谓《厚德载物》啊!

    卫平家乡的是美丽的,味道是浓烈而清香的,就象河湾里的莲,扑素而又动人。在这里我仿拂看到了那处远在北方,纯扑而情浓的大荔人。

    乡情,友情,如同烙烧饼时锅下的炉火,炽热温厚。想到此,我心里似乎被阳光拂过一般。

    我在感动的情绪里,蓦然地觉得生活变得无限崇高而庸常了,吃食已不再重要,不用讲里,看透了,永不说破,这才是生命里最为温存的解释!

    在这里,我当感谢卫平妹子带给我大荔许庄镇的味道啊!

     

     

     

    壬辰雪月于余曲城壕庙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身边的绿色--西街132号院
    • 下一篇:(散文)最后的中原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