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母亲的手工鞋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点击数: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聪明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善于奉献自我的。

    昨天,看到有人脚穿一双布鞋,忽然想起了亲爱的母亲为我们制做手工鞋的情景来。

    在我们年少时,很少买鞋。姊妹六人,父母亲,一家八口的衣食住行,全靠母亲操持。由于生活艰苦,我们脚上穿的鞋,身上穿的衣,无论单的、棉的、都是母亲亲手缝制。那时,看到谁穿上双军用鞋或是网球鞋,就羡慕不已,心想,啥时能不穿布鞋,买双新鞋呢?白天,为了生活父母亲都要出工,只有雨雪天、夜晚、才是母亲缝衣补衣纳鞋底绱鞋帮的最佳时间。母亲为了我们一年数十双穿的单鞋、麻鞋、棉窝窝,只要有时间,就会织纳鞋底,就连上工休息、队上开会也要带上鞋底去纳。为了我们的穿戴,母亲付出了很多,操劳、心血和才智都用在了一家人的身上。

    下雨天,房檐上均匀的滴落雨滴声,是最佳的睡眠时间,我们趁此睡个安稳觉,而母亲却在为我们一针一线的纳鞋底、绱鞋帮。冬夜漫长且寒冷,母亲还在灯下戴着花镜为我们缝衣裳,打着呵欠、伸个懒腰,继续做作不完的手工活……

    在我的记忆中,做鞋是一道很复杂的工作。首先,是抿褙子,又称打褙子。母亲先将干净的布头块料、废衣服等,用面粉兑水打成浆糊,先在一块较大的布料上,依次粘贴废布料,根据布料大小宽窄拼贴,然后再抿浆糊,粘贴布块按平压实,逐层辅垫,直到一定厚度。母亲似一位裁剪大师,将不同花色、不同形状、大小的布料,按形状大小相互拼凑粘贴,抿出的褙子既不能凸,也不能凹,力求平整;拼贴合理,厚薄均匀。单布鞋褙常抿3-5层,棉窝窝或是给父亲、亲戚做的好褙子为8-9层,抿好的褙子需干燥后才能使用。

    纳鞋底是个细致的功夫活。母亲先根据每人脚的大小剪鞋样,依照鞋样再剪褙子。母亲常用白蓝或黑布做衬布,包裹鞋底两面。先沿四周用粗麻线纳鞋底二圈。白天做时用鞋夹固定纳鞋底;夜晚在炕上,左手拿鞋底,右手持针。母亲的针线活做得很好很到位,纳出的针脚细密结实间距匀称,针线活娴熟到家。远看密密麻麻,近看横是行行,竖是样样,持针穿刺力求平衡。针针线线寄深情,足穿棉鞋暖心中。由于抿的褙子厚实,母亲右手戴的顶针常陷在指头里,形成很深的凹印,红红的,圆圆一圈,看后让我很心疼,何时能报答母亲付出的爱。由于鞋底厚实需用力纳。针头钝了,母亲习惯在穿刺后用针头在头发上磨擦,以图锋利。母亲纳鞋底动作熟练,飞针走线,动作优美,真是好看。只见母亲在穿过鞋底后右手用力抽线,在手上一绕线再抽紧,然后返穿;一针一线,针针线线,机械的纳着鞋底……。母亲利用熬夜、牺牲休息时间,把心血都用在了一家人的穿戴上。鞋底纳好后,硬梆梆、平整整;不棉软、不松散。母亲将它压在箱底,再赶做另一双……

    绱鞋帮是个技术活。男上的鞋帮选择黑、蓝、灯心绒等布料;小娃娃、女人常选择红、蓝、黑、花等布料,女孩的鞋帮还绣花,鞋面配上精美图案,以示手艺和爱好。鞋帮布料既要结实耐磨,又要漂亮好看。先做好鞋帮,单鞋双层布料,分里外面;棉窝窝则里面放棉花、羊毛绒等以暖脚。在鞋底上绱鞋帮、难度较大。有的妇女拿不住,不是大就是小,不是宽就是窄,是件很头疼的事。母亲先用针线固定鞋前面,先用锥子锥眼,再穿针过线,边做边等距离,既不能抽针过紧,也不能放松,力求针距匀称,用力均匀,结实耐用就可。最神奇可赞的,就是给孙子做的老虎鞋,红布面、七彩金丝线,虎虎生威,那真算上一件工艺品,值得欣赏和赞美。

    当一双双新鞋做成后,母亲端祥着,恰似书画家完成作品后观赏的情景。母亲让我们试脚,看合脚不。稍大些,里面放个鞋垫;小时,用鞋拔子助力。看到父亲和子女都穿上她亲手做的新鞋,她辛慰的笑了。

    用无数个夜晚、千针万线做成的布鞋,渗透着母亲对我们无限的爱,寄托着深情厚意。母亲付出了心血、放弃了休息、甘愿奉献,乐于吃苦,只要我们穿着舒适,合脚保暖就行。

    啊!母亲做的无数双布鞋、棉窝窝,不仅给我们带来温暖,还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思念。手工布鞋,不仅朴素美丽,而且踩在脚下,也格外软和舒适,不得脚气。尤其是新布鞋,让穿着满心欢喜,走在人群里,也挺神气自豪的。

    睹物思亲。看到布鞋、棉窝窝。就不由想念起母亲来,思念的泪水止不住流淌,怀念之情无以言表。穿着母亲做的手工鞋,使我健康成长,纯朴之心,付出之爱,当永世珍藏。

    感谢母亲做的手工鞋,让我受用终生、助我前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游黄峪寺
    • 下一篇:(散文)母亲的浆水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