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侠>>正文内容

    (散文)八旬老娘为我“打搅团”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2日 点击数:

    又到了周末,以前盼周末,现在怕周末,因为以前每到周末就要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可如今父亲已经永远长眠在村子西头的地里,那里已经陆续有不少故去的父亲的熟人,想必父亲在那里还是会谈笑风生吧!可是年迈的娘呢?让我怎能放心得下啊?于是又匆匆踏上了回家的那条熟悉的路。

    记得父亲走后坚强的娘一直没哭,还劝我们这些孩子说:“你爸年纪大了,也够了,孩子们都孝顺,该经的世事也都经过了,该逛的地方也都逛了,该享的福也都享过了,到那边彻底享福去了,你们都别难过。”可是在出殡的时候,还是放开嗓子大哭,只有一句话:“你咋不把我带走啊?”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因为父亲和娘的感情是那样的朴实无华,犹如涓涓细流已经深入到他们彼此的心灵深处,父亲临走的前天晚上就一直睁着眼睛看着娘,累了,就闭一会儿,过一会儿又注视着,这是我亲眼看到的场景。娘对父亲也是很依恋,有病了谁照顾都不放心。我总觉得贤惠的娘一生把爱丈夫、爱孩子当做终生的事业在干,甚至爱丈夫的一切亲人,娘曾经说父亲和她结婚三天后就去陕南谋生,留下她在家照顾我的奶奶还要给本村的我姑姑一家做针线,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年啊!我觉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甚至在娘最初说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她太老实了,现在想起来是感动和敬佩,我觉得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山盟海誓的。

      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遗像在厅堂的桌上向我微笑,默默地看,不停地看,眼眶开始湿润.......接着在心里说:“老爸,其实我很想上您的坟上看看,为您培培土,为您拔拔草,因为您从来都是干净利落、一尘不染,孩儿还有和您说不完的话啊,可是请您老原谅,孩儿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呀!怕去了触景生情,哭得止不住啊!老爸,孩儿有一肚子的委屈想向您诉说,还想让您教孩儿做人的道理啊!”娘这时,悄悄地走过来,扶着我的肩膀说:“走!咱不在这儿呆,到里屋歇着,坐车都坐累了,今天娘给我娃“打搅团”这是你最爱吃的饭。”这句话把我从思念父亲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中来。我说:“好,我最爱吃搅团了,行”。于是娘拿了把切菜刀就到院子的菜园子割韭菜,边割边说,这韭菜你别看细,嫩得很,这是前几天刚割过又重新发上来的,现在水管儿就在院子,随时都能浇,方便得很,你看这西红柿、菠菜、青菜、啥菜都有,吃都吃不完,新鲜得很,走的时候记着给你拿些!我说:“这是吃了石头向山里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最怕出门拿行李了。娘说:“这娃些!还是那么懒,这叫绿色食品你知道不?”我真是感叹娘的与时俱进,竟然知道有绿色食品这个词,说她思想先进吧,有时却很保守,而且她决定了的事情不可抗拒,就说这“锅头”吧!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洋火”,农村条件好了,大都用上了煤气灶,厨房都贴上了瓷砖,现在家里人都不多,都认为这“锅头”没多大用,还脏,可是母亲坚决要保留下来,但是“锅头”也必须用白瓷片贴上。这不,“打搅团”还就得这“锅头”,煤气灶上的锅支不稳,不好搅,锅又小,火还太硬,只有这大锅头上的大锅好像专门是为“打搅团”准备的。韭菜摘完了,娘开始将鼓风机拉开烧火,让我给锅里倒油,我说:“好我的老娘啊,这么大的一个锅,炒上你割的那把韭菜,这不是把娃掉到井里了吗?干脆用煤气灶炒,还快。”娘说:“这你就不懂了,大锅里炒菜香,再说要“打搅团”,炒完菜的锅是不粘锅的,你懂吗?”原来是这样。娘开始在面缸里挖面,然后倒上水,边搅边说:“过去都是用苞谷面打,其实苞谷面打的搅团不光,也不筋道。”说着还给面里边加了半小勺盐,说:“加上点盐,也可以加上一点碱,这样会更筋道些,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把面水先搅好,再倒到锅里搅,人常说搅团要搅多少个七十二搅,过去有个婆婆比较刁,看新媳妇会做饭不,考试的题目就是“打搅团”,要不稀不稠,不软不硬,结果这个媳妇咋都掌握不好这“搅团”的稀稠,只有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结果把一面瓮的面用完了,搅团也没打好。”我觉得简直太好笑了。炒完韭菜,娘又让我炒了“浆水菜”,好久不吃了,觉得闻着这酸味都过瘾,还炒了有黄花、木耳、豆腐、肉丁、西红柿等做的哨子,炒完这些,就给锅里添上水,用“硬柴”烧着,只消几分钟,锅里的水就开了,你还别说,这锅头做饭比煤气还快,还节约燃料,难怪,再想想过年过节,每次的粉蒸肉、梅菜扣肉、八宝甜饭、小酥肉、黄焖鸡等蒸碗都是拜这口大锅所赐,难怪母亲大人要极力保护住我家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开了,娘开始把活好的面水倒进大锅,用一个粗擀面杖开始搅,我则在底下给锅洞里添柴火,她说:“刚开始火稍大点,烧两分钟搅开了就要换“软火”。所谓“软火”,过去是用麦笕烧,现在没了麦笕,就只有用苞谷叶子、锯末等代替,我的火候总是和娘的要求不太一致,我看到娘驼背的身影,仿佛能爬到锅里,因系鞋带骨裂了她想着没事最后用石膏箍了细看还有点歪的手腕不停地在锅里搅着,虽然已经是秋天了,头上还是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我实在不忍心,我说:“娘,让我来搅。”娘说:“不累不累,这才做几个人的饭啊?想想过去大会战的时候,要做多少人的饭啊!”,尽管娘再三推辞,我还是从娘手里接过擀面杖开始搅,并且不停地数着,重复着娘说的那句,搅团要搅多少七十二搅,也不知道搅了多少了七十二搅,我问娘:“行了吧”。娘说:“还不行,再搅,为啥叫搅团啊?就是要搅成一团,这样才又筋又光。”直搅得我浑身发热、肩膀酸痛、头上冒汗,由于不让用“硬火”,灶堂里填上还不太干的苞谷叶子烟得我的眼睛都挣不开,我说:“娘,你把鼓风机打开啊!得是人老了忘了?烟把人能呛死,这不是做饭,而叫哭饭。”娘说:“我虽然老了,没糊涂,不能拉鼓风,这样火大了,锅底下的“锅巴”就吃不成了,糊了,你小时候最爱吃这“锅巴”了。”于是,娘把脸凑到锅洞门口,用嘴开始吹火,火“扑哄”一下着了,差点烧了娘的眉毛,我说:“好我的老娘啊,小心把你的眉毛烧了着。”娘说:“眉毛烧了小事,我都老了谁看啊,只要我娃能吃上娘打的搅团就行。”炉膛照亮了娘沟壑纵横的脸庞,娘的脸红扑扑的,是那样的慈祥,这个画面,我觉得好熟悉啊,原来在我的梦中出现了无数次啊! 

     

     

     

     好不容易打好了搅团,娘又在煤气灶上用蒜苗、葱花、花椒、干辣椒等添上油炝锅,然后倒上浆水烧开,再浇上辣子蒜活(huo)成的汁子,好大一碗“水围城”啊!我竟然吃了两大碗,我说:“娘,下次我回来咱还吃这饭。”娘说:“只要我娃爱吃,只要娘还活着”......

     

     


                2012年10月21日午夜一点零四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与朱鸿老师同游藩王墓
    • 下一篇:(散文)一个送电工的身感零接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