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侠>>正文内容

    (评论)电影《白鹿原》之我见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3日 点击数:

    9月20日下午,本人受长安作协邀请冒着霏霏细雨从城北赶到长安的盛世商都电影院观看大片《白鹿原》,首先感谢长安作协的主席王渊平老师、副主席张军峰老师以及文友魏有奇老师等,能想到大家,也是领导的关心,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衷心的希望家乡的厚土上多出几位好作家。我坚信有一片热爱文学的土壤,大家的共同奉献,加上各人自己的努力,也许过不了多久,长安的文学园地里就会硕果累累。

    说实话,对于看由陈忠实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我很忐忑,加上到处的广告轰炸,据说耗资几个亿,我还真是相当期待,因为我对原著已经看过好几遍,而且另我欣慰的是我和陈忠实老师还有一面之缘,也不是我炫耀,先生确实看起来是个很普通的人,而脸上的皱纹恰恰证明了他的深度,也许是太平易近人,这普通中就显出不普通和伟大了。

    这部作品的厚重,是我看过的作品里最厚重的一部,说是一部民族的秘史,渭河平原的一部史诗,那是绝对不过分的。文友弢兄甚至喜欢这部作品到了能记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关键的话语,可见喜欢这部作品到了何等地步,另我很感动,但是他看过电影后,我建议他写一篇评论,他却拒绝了,说真不好写。我看后,觉得弢兄的话不无道理。

    首先,电影对原著改动较大,本书以白嘉轩为主线表现一种仁义道德,表现一种儒家文化,封建礼教的至高无上,白嘉轩虽然是以种罂粟发家的,但是这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刚开始也许并不知道罂粟对人的危害,而且清政府那时是不禁烟的。原著第一章《巧夺风水地》里边还有风水、玄学的描写非常到位。白嘉轩的门上挂着“耕读传家”的牌匾,他是以这样的理念教育后代的,对乡党是仁义的,要想当族长,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是不可能的,也正是白嘉轩办学、带头交粮、干各种公益事业,甚至对长工鹿三像亲兄弟般的对待,种种的善举,才奠定了他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而这地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以至于黑娃因和郭举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私通被赶回家时,他们办法想尽,白嘉轩就是不让进祠堂,可见白鹿原上的礼教是何等的严格。

    这里还有一个人物就是白嘉轩的二姐夫朱先生,白鹿原首屈一指的文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头名举人。朱先生堪为圣贤,虽是封建文人,可其文人的刚直风骨,在现今所谓知识分子中还留几许?据说他的原型是关中大儒牛兆濂,清末民初誉满三秦的饱学名儒,号蓝川先生,民间称其“牛才子”。此人不仅是做学问的典范,更身体力行着关学精神,可谓关中人的典范。他看似文弱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但每遇民族灾难,屡屡挺身而出,维护关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强烈的家国精神尽现一直贯穿作品的始终,代表着更高一层的仁义道德,最后亲自下犁犁了小舅子的罂粟地,可见多么大义灭亲,最闪光的是命令白嘉轩亲自拆掉他写的“耕读传家”的牌匾,可见这几个字的分量有多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电影里竟然没有出现,不能不说是电影的一大败笔。还有镇上坐诊大夫冷先生也被无情的删去了,代表新思潮的活泼可爱的,最后又被活埋的白灵都没了踪影,甚至受封建迫害最深的冷先生的女儿嫁给了鹿子霖的大儿子鹿兆鹏,由于性压抑得了淫风病,出现幻觉,总是说自己和公公鹿子霖如何如何,最终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冷先生下了哑药,这么一个鲜活的人物恰恰能和田小娥形成强烈的对比,竟然也被删去了,鹿兆海也被删去了,因为鹿兆鹏和鹿兆海一个跟的共产党,一个跟的国民党,白灵也由原来的喜欢鹿兆海变成了喜欢鹿兆鹏,这里几个人思想感情的转变和冲击,甚至前途一片迷茫,到底是跟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当时也许是个很棘手的问题。陈忠实老师多么好的一部作品被删除的支离破碎,没有这些人物,这部电影就好比一个个拼接的镜头,虽然据说是在海拉尔拍的麦浪翻滚了好几遍,视觉效果确实不错,也难以掩盖大的硬伤。

    其次,小说的主线是白嘉轩,而电影好像变成了黑娃和田小娥,电影中有好几处田小娥的床戏很露骨,也许耗资巨大,追求商业价值,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表现秦人的粗犷和实在不止一处采用非常难听且刺耳的骂人话,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我认为可以有,但是有点太过了,知名作家王渊平老师说,任何东西都有个底线,可以用更文明的话来表现,不能用那么粗鲁的话,艺术是高台教化的,不是光揭露丑恶的。

    值得肯定的是演员的阵容非常强大,具有实力派的演员张丰毅饰演剧中的白嘉轩,但是我认为表演的不是很到位,演员把剧中人的灵魂没有演出来,而张丰毅是个很有表演天赋的演员,我认为演别的电影或者电视比这个演得好。弢兄说相对于电影《牧马人》里丛珊和朱时茂的演技,就有点不如,丛珊和朱时茂的的表演简直可以说把作者的意图表现的一览无余。

    小说里的田小娥,要说导演选择张雨绮饰演田小娥是不错的选择,外形很漂亮,脸型也符合过去人的审美标准,也能体现她的风骚,在这里不能单用一个荡妇来诠释田小娥这个角色,她其实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过去男人可以三妻四妾,郭举人一个半老的男人肯定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很年轻的田小娥,于是她大胆地追求同样年轻的富有血性的长工黑娃,虽然不符合伦理道德,但是如果用现在的话说,也可以说成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这里要说的是影片对鹿子霖的刻画,黑娃由于闹农会被抓起来的时候,作为田小娥一个外乡的女子提着一篮子鸡蛋向鹿子霖求救让搭救黑娃,这时候鹿子霖先是打官腔,接着说你先去,我回头有信了到你窑里去,当他真的来了的时候,田小娥备了酒菜,为的是巴结人家让救黑娃,鹿子霖则一把鼻涕一把泪述说他的难场以及对长子鹿兆鹏的担心,接着让田小娥给他揉胸部,继而趁机诱奸了她,可以说是蓄谋已久,这时他却要维护自己的所谓乡约形象,用村中又傻又憨的狗蛋做了替罪羊,让白孝文做为新的族长惩罚所谓的“奸夫淫妇”,其实狗蛋连手都没摸上,这对田小娥也是莫大的侮辱。饰演鹿子霖的演员吴刚演的还比较到位,演员刘威饰演的鹿三也很不错,比起别的演员陕西话也说得最好,但是比起他在电视剧《尘埃落定》里的土司形象还有差距,也许是演这个角色在先,在我的心中留下很深刻印象的缘故。

    原著的第二章《巧施美人计》,鹿子霖又唆使田小娥去勾引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这实际上是在打白嘉轩的脸,向白嘉轩杀出的最有力的武器,向白鹿原的最高权威宣战。我想用道貌岸然形容最恰当,电影里也算表现的不错。还有电影里戏楼、牌坊等场景的选择,我认为非常好,几次出现的弘扬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秦腔、皮影等等都是不错的,场景也算宏大,但是和张艺谋的大手笔还是有些差距的。音乐几乎很少,应该有比较苍凉的歌曲或者音乐,比如用埙,这种用泥土做的乐器表现渭北高原的厚重和苍凉,或者二胡来表现发生瘟疫后不断死人的凄惨。还有人物可以说陕西话,但是可以配上普通话的画外音,或者陕西话的画外音都行,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还有田小娥被他的公公鹿三用梭镖戳死的时候,书中对田小娥回过头来叫了一声“大”,那种惊恐和没想到的眼神描写的是非常到位的,而电影中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回头看的镜头。

    黑娃的演员段奕宏表演的也不错,有个性,最后有黑娃当了土匪后用枪把子将白嘉轩的腰杆打弯的镜头,这实际上不是打的白嘉轩,如果光打白嘉轩,就显得黑娃不知道好坏,从小主家是怎样待他的,他不是不知道,他实际上打的是封建礼教,这一枪把子打下去也就报了白嘉轩不让他们进祠堂的仇了,可谓一箭双雕,但是表演的力度不够。正如导演王全安说的,这么多的内容要在仅有的时间内表现出来的确不容易,是最难拍的一部戏,也许很难,我信,但是正因为难才要体现导演的水平,大家说对吗?我建议如果能拍成电视连续剧,里边的细节就都可以表达出来,这样或许效果更佳,但是总的来说,作为新一代导演的王全安能敢于拍这部鸿篇巨著,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以上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只是自己的一点小看法,欢迎探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挖掘人性中的美
    • 下一篇:(散文)中秋感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