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寻访大峪西翠花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点击数:

    知道西翠花,是因为我的几个朋友在那里隐居,有搞摄影的老孙,有诗人苏非舒,有“问道”的张剑峰。几次欲行,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抵达。

    夏日吃过午饭,突然有去西翠花的欲望,开车沿着秦岭环山路而行,东往引镇方向驶去。我真不知道西翠花具体在何方,期间又一岔道,开了进去,问一在自家小院砍柴的老叟,原来走错了,又退了出来,看着大峪的路标,进的山去。

     

     

     

    过去去过几次关中古镇——长安引镇,为了吃泥娃娃的冻肉;引镇处于库谷、义谷、汤谷三条道路道口,地势平坦,自古就为商贸重镇。每逢农历三六九就有万人集,四方来客,南来北往,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甚是热闹,据说引镇曾叫引驾廻,这个名字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中,有位帝王骑马途经此地,迷了路,结果被当地农夫迁马引驾而回。现在的引镇仓储物流中心已经被确定为关中四大现代物流基地。

    历史就是历史,当我们回眸历史之时,不经意,自己在抒写着新的历史。

    大峪的路很好走,水泥路一直通到了山顶。我们开车一直走到头,几个驴友正在那里休息。我去问了一下西翠花,没有人知道。下了车,穿林趟水,一直又走到了没有路。山穷水尽。头顶的秦岭终南山依旧很高,脚下的溪水仍旧流着,没有了路。

    据说,修这条路,因为有金矿;近年来金矿资源枯竭,停止了采矿。金子没有了,路留下了。当地老百姓出行也方便了,进山的人也多了。孰好孰坏,不得而知。

    从山顶返回,一路寻问,终于到了西翠花山下。向上走是土路,一所破败的小学看来已经好几年没有用了,但是建筑风格很有特色。山路迂回,曲折而上,土路不时有三轮蹦蹦车穿行,尘土飞扬,黄烟滚滚,据说上面南方人修大庙。

    步行大约经过半个多小时,到了西翠花。眼前是一山间平台,阶梯式向上,零零碎碎住着二十多家农户,豁然开朗,芦苇轻飘,修竹碧绿,群峰环列,万木峥嵘,天高云淡,泥土芬芳,宛若世外桃源。我看到有些山石散落期间,可能是山崩地震之故吧?!西翠花东面是人头山,可仰望蓝天白云山峰,也可俯视峪中农家溪水,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

    见一老者,布鞋白袜,正在田间除草。我去探问,问知不知道我的几个朋友,他呵呵一笑说,这么碗大的地方,谁不知道谁。老孙下山了,苏非舒在,张剑峰最近没有见了,云游四方了。然后他给我指了指不远处苏非舒的院子。

    这次来西翠花。我没有给任何人打电话,可能电话也打不通。也非求佛问道,凡事讲个机缘,只为看朋友而来。

    我踏进终南山物学院的小院子里,这是一个农家小院,泥墙泥地,无半点修饰。苏非舒正在一个书架下看书,晒着阳光,很是惬意。我对自己的冒昧而来,有些不安。

    他看我来,显然很高兴,连忙泡茶,怪我怎么不早打电话呢?

    我说,这是寻访,一时兴起,顺道而来,看看朋友。

    和他交谈中,我得知他每年花几千元租下了这个院子。就在于实现自己神圣的诗人理想。他的终南山物学院是为实现“建立与地球、自然的亲近感”这一目标而建立,以互助、学习、体验为教学方式,提倡拜自然为师,向万物学习,它的目标就是要把人们重新带回到自然面前,重新建立起我们对自然的好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倡导一种住山的生活方式。人应该住在山上,人应该跟自然在一起。人从一开始便是生物链的一环,它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开其他生物而独自存活。

    听说全国已经又好多人在此学习了。

    有时候,我自己也经常困惑,西翠花山上的农民想法设法进城,可是我们城里总有一些人又回到了农村、大地、田野。隐居也罢,交流也罢,这种生活,究竟追求的是为什么?幸福、快乐、功利仰或其他?

    苏非舒问我去不去上面看看张剑峰的房子。我说,人没在就不去了。我是为朋友了而来。“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不隐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怎么的“隐法”也是各人的自由。

    西翠花上,没有电视,有电。晚上除了读书,就是聆听天籁之声或者去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了。

    走时,我说,下山的土路要修一下了。他告诉我,不修为好,尽管每月要从山下买些柴米油盐等,有些费事,但是不修,少了许多惊扰。

    也是。这西翠花是块秦岭终南山中难得的璞玉。正因为它是块璞玉,才保持着原始和神秘。

    唐朝诗人王维在蓝田辋川修有别墅隐居。我的朋友们放弃城市,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下山的路上,碰到二个年轻的尼姑,看着又一段被溪水流过,泥泞的路上留下的脚印,我突然想起一首古诗: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生若夏花。寻访大峪西翠花,不是为了“鳟鱼一条沟”,也不仅仅是为了看西翠花的美景;来看朋友,恍若隔世,恍然若失,却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2012年5月30日夜于长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说)狗剩
    • 下一篇:(小小说)寻子过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