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宗教>>正文内容

    【长安古刹】西山寺

    作者:心一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5日 点击数:

     

     

    西山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寺镇黄堆村旁。在长安县纪杨乡黄堆村与七渠村之间,东接阿房宫遗址,西临沣河,南近斗门镇,北邻咸阳市,寺前有黄堆潭,水面约十亩,色绿清澈,四季不涸。

     

     

     

    西山寺上梁法会

     

    黄堆潭的来历,民间还有一段传奇:在周纣交战时,有一位神仙从终南山向此地射了一箭,人们拔它不出。从西方来了一位莲花道人,顺手将箭拔出,水冒冲天,便成了一个大水潭,故名黄堆潭,又用舌尖点了一下,水中长出一朵大莲花;箭上的土刨在一旁,成了一个大土堆,故名黄堆村。潭中生出大莲花,颜色洁白,四季盛开。后来,莲花被喇嘛盗走。这虽系民间传奇,但时经千百年,至今潭水依然如故。

     

     

     

    西山寺,据传,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创建者为玄奘。相传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取经时,从长安城出发,第一站便是此地。此地有圣女泉,又名滮池,亦名黄堆潭,玄奘在潭中给马饮过水。玄奘视潭水清幽,环境优美,取经回到长安后,奏于朝廷,修建了这座寺院,称“西山寺”。朝廷还给寺院发了36条御棍,以保护寺院。

    关于西山寺的另一个传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山西太原唐王李渊揭竿而起。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带领兵马,所向披靡。一日,他领部队在西山寺前小憩,忽见西山寺上洞中住着一个千年古猿。那古猿看出李世民乃真命天子,就献上一口宝剑,秦王接过宝剑一看,果然十分锋利,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直流,秦王随手丢了宝剑,恰好丢在大古猿的脚上,也割了一道口子。古猿不慌不忙在寺庙墙脚下扯了一把野草,用双手揉了揉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秦王也仿效古猿的做法,果然灵验。后来,秦王在东征西讨的战场上就是靠这种草药治好了士兵的伤口。将士们为了感谢秦王的恩德,将这种草药命名为“秦王试剑草”。又因为草药的叶儿像鹿蹄,亦称“鹿蹄草”。

    清同治年间(公元一八六五年),西山寺焚毁几尽。后经重修,至清末民初时仍有寺产一百二十亩。其中寺院四十亩,建大雄宝殿五间、大佛殿(卧佛)七间、厢房六间、斋堂三间、山门三间、石狮两尊、碑文多处及十三层佛塔一座。另有良田八十亩,古井两口,车辆、牲畜、碾磨、仑房及一应农具俱全。由此可以看出,昔日的西山寺规模之大。

     

     

     

    清同治年间(1865)寺遭兵燹,殿宇全毁,后又修复大佛殿五间,山门房三间,斋堂两间,库房三间。民国年间,西山寺辟为完小,学童在厢房念书,寺僧在大雄宝殿供佛,各执其事。那时西山寺大佛殿,七檩六椽,红柱碧檐,庄严宏伟。山门前有两个石狮子,每个约三吨重,两个石门礅有半人高,寺院还有大铁钟、碑石等文物,寺院内还存有红御棍十多条,寺僧视之为宝,常不肯与人抚摩。各殿均有色彩鲜丽的壁画,其中一幅“玄奘西行图”,用笔工整、线条飞飏,人物及白马皆栩栩如生。

     

     

     

    1949年佛像被砸毁,一九六六年,文革兴起,寺僧被迫离散。一九六七年,又辟为民办初中。一九七五年学校撤离时,竟拆毁了所有殿宇。从此,西山寺一片荒芜。后又将大佛殿和山门房拆掉,迁建了社办中学。

     

     

     

    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重新修复了西山寺。西山寺新建大佛殿五间,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及观音、地藏菩萨五尊塑像,雕塑精致,造型逼真。大殿前有山门房(韦驮殿)三间,供有韦驮、弥勒塑像两尊,另有斋堂、客房各三间,寺院围墙全部用砖砌成。常住僧众,自种了十多亩耕地,务有苹果园,每年可收获粮食万余斤以自给。由于有着与玄奘法师的共同渊缘,西山寺现已辟为兴教寺下院。兴教寺住持常明法师(已故)多方奔走筹集资金,依旧制重建西山寺。

     

       

     

    常明法师小传

     

    常明法师,号省悟,俗名季宽仁,生于1918年,咸阳马泉乡大泉村人, 1935年至1936年于茂陵小学求学。时逢终南山紫竹林拂尘法师来村里弘化,因仰慕拂尘禅师能医会诗写得一手好字,于1937年4月礼终南山紫竹林拂尘老和尚为师出家。并于1939年依大兴善寺心道律师受具戒。此后十年间,一直住终南山南五台潜心研学佛教经典和医学书籍,时道友赞叹曰:“孤峰独宿观自在,空山习静学法王”1949年后,常明法师走出终南山云游神州名寺,遍访高僧。1956年又去了北京中国佛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了佛学基本知识与佛学经典理论。1958年毕业后,应政府邀请到了兴教寺,1985年升任兴教寺方丈至今。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兴教寺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任住持的常明法师想方设法修复兴教寺。文革期间,常明法师从终南许多破落寺院搜集了许多碑石、佛像、法物,珍藏在兴教寺。举世罕见的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贝叶经就是在那个年代由他抢救珍藏下来的。1978年他作为省内惟一一名代表赴日本访问,随后争取到了2500万日元,修复殿宇、经楼。后来还筹集了130万兴建了卧佛殿,内置香樟木巨型卧佛;并建中日友好樱花林。近年来,常明老和尚不顾年迈,依然在复兴道场,兴教寺下院西山寺正在紧张施工,不久的将来长安又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即将建成。常明老和尚,是目前陕西年龄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位老和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古刹】大茅蓬
    • 下一篇:【长安古刹】兴教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