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骆浩>>正文内容

    (辞赋)壬辰年民祭史圣司马迁祭文

    作者:骆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点击数:

     惟公元二零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岁次壬辰,天旷气清,惠风融融。海峡通途,华胄携手,史圣后裔,各界精英,咸聚于陕西韩城史圣司马迁祠前,敬奉清醴素果,谨以鲜花雅乐,祭我史圣曰:

    烈烈太史公,宇宙垂大名⑴。高山乃仰止,浩气贯苍穹。秉执正道,究天人而范千古⑵;笔铸史镜,通古今而鉴苍生⑶。察天象之徵变⑷,革历法以太初⑸。明圣盛德⑹,煌煌史著。范围百家⑺,经纬驰骋。擎史家之绝唱,开一代之文风⑻。无量勋功,万世昭颂。

    神思炬明,幼即能诵⑼。史官世家,嫡亲启蒙⑽。耕牧河山之阳,滋泽淳朴之风⑾。转益多师,大儒面命⑿。循行天下,博览周游。涉会稽,访禹迹,过丰沛,历淮阴…… 漫游行吟,壮志豁襟。掘传闻之根底,考奇事于民间。敕封太史令,名贯长安城⒀。竟祖上之遗愿,览御藏之文冢⒁。奋笔史记,大业是崇。

    凤冲霄而折翼兮,骥千里而铩蹄⒂。李陵之谏,枉受辱刑⒃。木经霜而愈挺兮,剑砺石而弥锋。幽居圜墙里,正气射四隅⒄。重任在肩,厄出大贤。瞻星辰之捩动兮,届史向之极针⒅。孤愤著史,炽照尘寰。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古今多变幻,滉滉三千年。操史河之纪纲兮⒆,贯长虹而独灿。上追轩辕之修德兮,下陈汉武之雄拓。三十车辐共毂,廿八星宿环拱⒇。五体佳构(21),互现辉映。辞镌真美,文匕俗世。直其文,核其事。缜言实录(22),心香一片。睿识博雅,笔力雄健。小说之渊薮,传记之始源。白描宏陈,凿凿烨光之范式(23);诗意天然,彬彬无韵之离骚。

    文昭三光,记承长河。昊天之明镜,史界之太祖。铁骨铮铮,立德立行。高风悬日月,寂寞身后名。风追司马,史记韩城(24)。鼎鼎盛世,慰公圣灵。龙腾寰宇,继我史圣人文精神之凛凛遗风;大国雍荣,看我中华历史文明之光芒无穷!

        呼公唤公兮,冽冽清风。魂魄来兮,礼拜图腾(25)。     

        龙辟八仪兮,凤鸣碧穹。

        圣哉史祖,泽被吉祥!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注释】

     

    ⑴宇宙垂大名: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近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

    ⑵秉执正道,究天人而范千古: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⑶笔铸史镜,通古今而鉴苍生:章学诚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⑷察天象之徵变:司马迁“推古天变”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星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⑸革历法以太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造成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始),一月的日数为二十九点五三天,一岁一年一的日数是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⑹明圣盛德:司马迁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以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这是润色鸿业自觉举动。

    ⑺范围百家:”章学诚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

    ⑻擎史家之绝唱,开一代之文风:《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恢宏先河。《史记》有本纪十二,列传七十,此外还有世家三十、表十、书八,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开启他独创的文法。

    ⑼神思炬明,幼即能诵:司马迁聪颖过人,十岁起诵读「古文」。

    ⑽史官世家,嫡亲启蒙: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

    ⑾耕牧河山之阳,滋泽淳朴之风:司马迁在韩城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⑿转益多师,大儒面命:他跟随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

    ⒀敕封太史令,名贯长安城: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在当时颇有名气。

    ⒁竟祖上之遗愿,览御藏之文冢: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答应完成《史记》。他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

    ⒂铩蹄:铩,古代的一种长刃的矛。这里指摧折伤害。

    ⒃李陵之谏,枉受辱刑: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

    ⒄幽居圜墙里,正气射四隅:“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迸发出一股浩然正气。

    ⒅瞻星辰之捩动兮,届史向之极针:司马迁能用史学家的高赡远瞩的眼光,把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其他星象家和史学家皆望尘莫及的高明之处。

    ⒆纪纲:纪就是总纲,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年月记于帝王的本纪之中。

    ⒇三十车辐共毂,廿八星宿环拱: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用司马迁自己的话来说,世家与本纪的关系,犹如“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太史公自序》)。

    (21)五体佳构:《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却是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2)缜言实录: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23)白描宏陈,凿凿烨光之范式:《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人物白描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24)风追司马,史记韩城:“史记韩城•风追司马”大型系列文化活动以“一个核心、三大支撑、多点联动”的全新模式,开创全民共祭活动,以独特的文化感召力,缔造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城。

    (25)魂魄来兮,礼拜图腾:司马迁精神是全体华人精神礼拜的一个方向,一个图腾。通过本此民祭唤起我们全球华人对我们共有的优秀文化进行自醒和自觉的认知,从而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辞赋)陕西周至赵公明财神庙赋
    • 下一篇:(辞赋)恭贺吴三大先生八十华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