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孤儿院教会我勇敢和坚强

    作者:党子祥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2日 点击数:

    我是山西人,1933年出生,家住风陵渡,父母去世早。1948年,我流浪来到西安,在此无依无靠,流浪街头。为了生存,我做过许多事情,卖过报,做过小工,讨过饭,还在小寨的一所孤儿院呆过,后来我听说了太乙宫的孤儿院,便在1948年自己找了过去,自此,我就在那里生活、学习。

    我本名党千祥,进入孤儿院后,便将中间的字改为“子”,我们男同学名字中间都有个“子”字,女同学名字最后都有个“爱”字。

    孤儿院的生活很稳定,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学习文化课以及手工技术。由于我进入孤儿院时年龄较大,于是就在职业班上课,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每天早上,我们学习语文、数学、化学等文化课,下午则要参加技术培训。我学过的手艺很多,有理发、编草鞋、织布等。那时候我们穿的鞋、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夏天穿的所谓“草鞋”,实际上是用烂布条编制的类似草鞋的布鞋。除了学习技能,我们有时还要去菜地帮忙。由于院里的面粉是自己磨制的,所以,年龄较大的男生们,还要轮流到翠华山下的水打磨去值夜班。有时还要上山砍柴、放羊。晚上,则抓紧时间自学。

    孤儿院的环境很好,院外的小河清澈见底。每到夏天,老师们都会领着我们到河里洗澡,洗澡时男生女生要分开,而且相距特别远。

    那时候太乙宫很偏僻,由于近山,狼也很多。有时候狼会趁着夜色溜进院子里来,我有一位同学,就曾在晚上碰到过狼,不过他却一点不害怕,用手中的玻璃煤油灯向狼打去,狼便逃跑了。孤儿院的同学们都很勇敢,遇事镇定,不怯懦。

    最难忘的,就是每天吃饭时,老师让我们排成一列列的队伍,大家一起唱歌,唱完后便可以开饭了,当时的伙食基本就是稠粥和馒头,粥管饱,馒头一顿一人只给一个。

    虽然孤儿院的生活有点艰苦,不过,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些流浪孩子有饭吃、有书读,已经很不容易了。孤儿院出来的孩子都很能吃苦耐劳,也很努力,从孤儿院走出的孩子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岗位都有,有的成为工程师,有的当了教师,还有的成了国家干部。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家的感情非常好,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老同学仍然时常聚会,回想当年,感慨万千。

    1950年,孤儿院由西安市接管,接管当天的仪式我还在场,不久,我便离开了孤儿院,并考上了当时的陕西省第二中学(即现在的师大附中),后来又进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数学,毕业后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党子祥 78岁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退休教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西安孤儿院 曾为上万困境中的儿童打开希…
    • 下一篇:在孤儿院我学会了自力更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