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蔡元培逸事

    作者:史飞翔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点击数: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有志节、有操守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有所不为、无所不包”,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逸事。

    蔡元培毕生勤于治学,小时已初见端倪。一次,他在楼上读书,家中忽然遭火,举家惶恐,家人急呼其下楼。不想,他仍读书自若,态度极为镇定。还有一次,蔡元培随女佣下楼,由于他年龄小加之楼梯又高,所以必须让人抱着下。女佣先抱另一孩子下楼,令他坐在楼梯上等候。这时因有其它事情打岔,女佣一急竟然忘了上楼。蔡元培便端坐楼口数小时,不移位置,亦不呼其他家人,其举止安详如此,实令人诧异。

    蔡元培36岁时,住在徐家汇南洋公学,每天早晨步行到土山湾从马相伯先生学习拉丁文,往返有十里之遥。蔡元培早年左脚生病,曾动过手术,步行不大方便。为了不迟到,他早早出发,风尘仆仆,结果五点就到了,天尚未明,他就等候。马相伯叫他八点后再来,他便按时再来,面无难色。

    1917年初,蔡元培到北大。他到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一躬让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这一躬也揭开了北大新的一页。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五千名学生游行示威,三十名学生被铺,关在北河沿,其中北大学生二十名。事发后,蔡元培立即以北大校长的名义,并以身家作保要求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几天后,这些学生一个个从监狱里走出,当大队群众伴着他们走进汉花园广场时,人们看到蔡元培目光沉毅、表情慈祥,眼里含着泪水。那一刻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蔡元培。

    蔡元培在南京成贤街中央研究院办公时,房间为一内外间套房。他居里间,外间为某公所住。一日蔡元培早起正欲洗漱,忽发现某君犹在外间酣睡。他怕惊动此君,遂回到自己的房子一声不响地看书,直到某君起身方才盥洗。

    蔡元培担任中研院院长后,应酬较繁,开销亦大。他的部属眼见他的薪水是入不敷出,就在他原来的薪水之外,多加了二百元。蔡元培领薪水时发现多了二百元,就问主管发薪的人。对方说明情况后,蔡元培当场将多发的钱退了回去,并告诉发薪的人,一切要按规定办理。他说,生活苦不要紧,但守法必须要严格做到。

    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即使如此他仍不忘周济别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此人早年投身革命,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妻女以织履为生,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非常敬慕蔡元培的为人,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蔡元培。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所以每逢廖平子送诗册,即赠廖法币拾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殁于香港九龙。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衣衾棺木,也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其清廉几乎叫人落泪。出殡时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北大学生许地山找来十面锣,在出殡的队伍前敲打,很多香港人闻声出来看热闹,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蔡元培是什么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猕猴台
    • 下一篇:(散文)我的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