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建民>>正文内容

    (杂文)人活一世靠精神

    作者:孙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7日 点击数:

    英国伦敦有个叫斯尔曼的青年,他是一对登山家夫妇的儿子。斯尔曼11岁时,他的父母在乞力马扎罗山上遭遇雪崩,不幸遇难。

    临终前他们留给了年幼的斯尔曼一份遗嘱,希望他能攀登上世界著名的高山: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

    这样的遗嘱对斯尔曼来说,简直是一场灵魂的地震,因为他的一条腿患了慢性肌肉萎缩症,连走路都有些跛。但面对父母的遗愿,斯尔曼没有退缩。他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参加越野长跑,在南极适应冰天雪地的艰苦生活。到撒哈拉沙漠考验野外生存能力。19岁时,他来到珠穆朗玛峰脚下―-他要首先登上这座世界最高峰。经过半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攀登和一次次死里逃生的险境后,斯尔曼终于站到了世界之巅。接着,21岁时,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所有著名的高山。

    斯尔曼的壮举赢得了世人的崇敬,但是,当世人祝福并期待他再次创造新的辉煌时,却传来了惊人的消息:年仅28岁的斯尔曼自杀了!他在遗言中写到:“我创造了那么多征服世界著名高山的壮举,那都是父母的遗嘱给我生命的一种信念,都是这种信念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在起着作用。如今,当我攀登了那些高山之后,功成名就的我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继续奋斗的新的方向……”斯尔曼因失去人生的精神支柱,进而失去了人生的全部。

    斯尔曼以病弱之躯征服世界之巅的奇迹和令人意外地选择放弃生命的悲剧,其间鲜明的反差让人感到精神对于生命的极端重要。精神是黑暗中的火炬,是沙漠中的绿色,是救赎灵魂的良药,是我们的空气、水和阳光!精神须臾不可或缺。放弃精神就是自耗生命。“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精神的力量能够使人把潜力潜力发挥到极致,能够让人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能够让生命生生不息。然而,一旦我们没有了精神的支撑,生活就会失去光彩,一切都将黯然失色,再辉煌的人生都有可能走向沉沦乃至毁灭。

    人活一世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项事业同样需要精神的滋养和支撑。当前,“三服务”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难度越来越大,在某些部门、某些岗位,“每周五加二、每天白加黑”已经成为工作的常态。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切实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党委办公厅(室)特有的“精气神”,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当文化的滋养更加充盈、精神的支撑更加强大,我们的“三服务”事业必然会展现更加蓬勃的生机,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词)东晋桃园得民心---赞陕西省人大…
    • 下一篇:(散文)世纪风雨 百年革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