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搜救在行动……

    作者:黄亚平 黄智卓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点击数:

     


      山岩攀爬。

      在搜救受困驴友这条漫漫长路上,他们从没停下脚步。

      搜救工作不定时、不定点,经常需要他们日夜兼程。

      护送受伤驴友出山。

      救援队员搭“桥”过河。

      雪地搜寻。


      巍巍秦岭见证了这支队伍的人道、博爱、团结、奉献的精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周末远离城市的喧嚣,纷纷走进秦岭,强身健体,享受大自然的惬意,感受着秦岭的魅力。据了解,目前,我市约有50万人进行户外运动,每周双休日进山锻炼的市民多达5万多人,这还不包括自驾进山游玩的。而秦岭山中,山大沟深,天气变化莫测,许多人在线路不明、装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进山,迷路、被困等遇险的事件也随之增多。在我市有这样一支公益救援队伍——陕西EPV户外救援总队。在茫茫秦岭深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满腔热血,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心。他们在秦岭山里36次救援行动,成功地营救了63名迷路和受伤驴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你们是户外运动的保护神

    2011年8月2日晚上7时许,滦镇派出所的电话紧急响起,一个急促的声音传来:“我老伴今天上尖山还没有回家。”当时65岁的张先生已经迷失方向、精疲力竭,他无法从大山中走出。陕西EPV户外救援队队员和滦镇派出所的民警立即奔赴长安区秦岭山中枣岭村。他们从土地梁、碌碡坪、枣岭村3个方向对尖山搜寻。一时间,哨声和呼喊声在静谧的山谷里回荡,一枚救援弹也划破漆黑的夜空。队员们攀登着陡峭的山崖,衣服划破了,脸上、胳膊上划出道道红印,他们全然不顾终于在天色渐亮时,发现了被困崖顶的张先生。老人真诚地向这群年轻小伙子们深深鞠躬:“谢谢大家,对不起,给大家添了那么多麻烦,让大家辛苦了。你们是户外运动的保护神啊。”正像老人说的那样,他们是户外运动的保护神。陕西EPV户外救援队一次次成功救援,巍巍秦岭也见证了这支队伍的人道、博爱、团结、奉献的精神。

    “在风雪中,我们下撤了,一路上不断摔倒,鞋子和衣裤也湿透了,从深深的雪中,每一次拔脚,都那么艰难……”这是太白山营救驴友归来的队员网名“西园公子”日记中的片断。

    “妻子焦急地说,‘自从你进山后,我一下班回家就打开你的QQ,在看你们的近况,给你打电话又不通……”这是牛背梁救援归来的队员网名“机关枪”的随笔。

    “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希望, 也要把受困者从死亡线上拽回,宁可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也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辛苦、疲惫、风险留给自己。”这是队员网名“紫丁香”的感言。

    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河谷横渡、岩石攀爬、绝壁降落……陕西EPV户外救援总队的队员们之所以30多次成功地将被困险境的驴友们从崇山峻岭中救出,靠的是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秦岭深处的连珠潭训练基地,几乎每月都能看到救援队员们矫健的身影。70米高的山顶上,他们将救援绳固定在山顶的大树上,并将绳索的另一端抛向崖下,队员们腰系绳索沿着悬崖峭壁向下一点点滑去。下到崖底后,他们又快速地挂好挂钩,然后手抓绳索横渡湍急的沣峪河,在这只队伍当中有十几名女队员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那么高的峭壁快速下滑,毫不畏惧,动作干净利落。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户外知识,这只队伍还先后56次举办了户外环保及安全知识培训。“平时刻苦训练,多流汗,关键时刻就能信心十足,用得上。假使在山里迷路、走失、滑坠、落水、摔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得到救援。”陈昫同队长说。

    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每每跟着队员们进山救援时,看到他们都是驾着私家车,烧着自家的汽油,背着自带的干粮和救援装备,甚至对讲机、车载电台等通讯设备都是自己购买的,尤其像A98、天堂、羊倌、峻岭等几个副队长,更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沿。周斌是一名来自户县的志愿者,为了给救援创造基础条件,自费数万元,在车上添置救援装备、无线电台设备,有效地保障了救援通讯的畅通。

    “我们是民间公益组织,每次救援所花费的费用,每人都在200元左右,所有的费用都是队员AA制。”负责这支队伍后勤工作的57岁的刘姐说。记者多次看到,为了让参加救援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喝上一碗热粥,吃上一个热饼,刘姐等人常常在山下农户家里煮一大锅粥,下一大锅热汤面,让队员们解渴充饥,让营救下山的驴友及时补充体能。恐怕被救下来的驴友都不知道,这期间产生的费用都是队员们分摊的。

    许多队员都有本职工作,而每次救援他们都得向单位请假,为了不影响工作,救援结束后,我们看不到队员们坐在农家歇脚聊天的场面,而是一个个行色匆匆一路小跑下山的背影。他们一旦进山,家人的心也随之跟着被牵到大山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救援队员也不知编织了多少善意的谎言。“只要驴友成功救出,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队员大河说。

    有人说,他们是一群傻子,但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他们对自己付出的一切,不求回报,无怨无悔。

    最后,让他们再次把镜头聚焦在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2011年2月11月,一名驴友须穿越太白山,因体力不支又将脚扭伤被困,救援队赶赴太白山紧急救援,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成功地将驴友救出;2011年5月1日,一名武汉驴友被困海拔3000米的太白山,出现严重高原反应,救援队和相关部门立即出发,从山顶上将这名驴友救出;2011年5月28日,一名驴友在从高山草甸往东坪沟的路途中不慎将脚踝扭伤。救援队赶赴东坪沟,与从山上下来的农民一起将伤者抬到210国道上;2011年6月30日,驴友陈先生在攀登秦岭抱龙峪时迷路,长安区子午派出所与救援队兵分3路连夜寻找,于7月1日下午成功将驴友救出;2011年7月23日下午,7名驴友在穿越秦岭牛背梁时迷路,经过西安、柞水两地200多名民警、救援队员4天4夜的紧急搜寻,终于在28日将7人救出;2011年11月3日,一对情侣进山游玩被困高冠山上,救援队员和民警连夜搜寻,两人成功获救;2011年11月27日,17名驴友被困高山草甸,救援队员冒雨进行搜救,成功地将驴友们救出。 文/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黄智卓  图/记者刘珂 实习生柴僅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开馆即日起市民可免费参观
    • 下一篇:西安“十二五”实施15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