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月光之城”凤县感怀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2日 点击数:

        陕西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的腹地,是长江最大支流之一嘉陵江的发源地,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以来,凤县在不少人心目中是“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小县。

     2000年11月,我还在三秦都市报任记者时,为采访一起新闻事件,曾独自一人搭乘客运班车去过一次凤县。进入秦岭南麓、嘉陵江源头下,途经的凤县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很“土”很“穷”的小县城。

      2011年11月28日,时隔11年后,我又因工作关系再次踏进凤县,可这一次行程,却让我对凤县有了“十年之后当刮目相看”的感怀。


     

       凤县凤州村

     

    凤县美景

     

     凤县黄牛铺镇美景

     

     凤县县情展览

     

    七彩月光的凤县夜景

     

    七彩月光的凤县夜景

     凤县美景

      我们驱车沿212省道,由宝鸡市区进入凤县境内,临近县城时,我被这里公路两旁矗立的几十里“生态长廊”,所震撼,马路两旁就是风景区,我们随即下车浏览了一番,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公园,似乎叫牡丹园,园内流水潺潺,野花丹桂飘香,空气特别清新。我们所行之处更被这里的仿古门楼,琉璃瓦镶嵌,青砖墙头的山脉造型的气派景象所吸引,昔日荒凉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当天夜晚,我们进入凤县城,跨过嘉陵江大桥,还能看到一座号称180米高的“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展现出的流光溢彩,据说音乐喷泉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十分壮观。透过高高的水柱与几十盏交错的探照灯,能看到远处山上的一轮“明月”与漫山的“星辰”,这是当地耗资60多万元打造的“人工月亮”和4100盏太阳能星星灯组成的绚丽夜景。

      夜晚我与10多年的好友,现已经担任凤县宣传部副部长的王建兄再次欢聚重逢,酒过三巡后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把县城走了一圈,昔日那小小的凤县县城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每到夜晚周围山上由太阳能供电的灯火星星点点,而且还有一个硕大的月亮,作盈亏转换。在凤凰湖上的嘉陵江音乐喷泉也很有特色.
      

      11月28日 晚上,凤县下大雨却丝毫没有打消我们观景的兴趣,我们冒雨中看喷泉的中心景区,并站在桥的另一面,远远观望凤县美景。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一束束不断变换着色彩的擎天光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七彩的世界。凤县夜色美,美在繁星点点,月儿弯弯,那山颠的月,时而满月朗照,时而斜月如钩,时而如蛾眉,时而似玉盘,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看着这样的美景,百姓们纷纷夸赞,游客们无不称奇。2010年陕西省扶贫安居现场会在凤县召开,全省100多个县区的领导看到这一美景时,“凤县的山体亮化”一时间成为了他们最热闹的话题。  

     有同行的人说,这应该算秦岭山里的艳俗小镇,有人说,不如西安的水幕和喷泉高雅和大气。而我想赞美它几句,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欣赏,而是在表达与外界接轨的热望,有谁能对这种重视发展的良好愿望说不呢?  

     王建兄给我介绍说,凤县的巨变,一切都源自于2006年当地政府“旅游兴县”的战略,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提出“水韵江南,七彩凤县”。的发展远景,把秦岭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县城当作星级宾馆来管理……。

     为什么凤县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大概是这样:凤县原来的主导产业是锌钳矿产,可是,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农业方面,以前以花椒、苹果出名,但山多地少的状况,靠农业、养殖业难具规模。而交通不便,企业很难进来。于是县领导未雨绸缪,认为只有发展旅游业,才可以与迟暮的矿业抗衡,矿产是污染型,旅游是生态型,中间的发展空间很大。

     要搞旅游就得有旅游资源,凤县地处紫柏山的范围内,嘉陵江穿城而过,县城内还有一个美丽的凤凰湖,真可谓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此外,他们又锦上添花,短短几年间,在6.5亿元政府投资的刺激下,“五大生态旅游区”等几十个大型景观项目迅速上马,使这个资源型小县城的转型初见端倪。

     造了星搞了喷泉,凤县领导认为凤县还需要找到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能持续产生效益的元素。这个元素,就是文化。

     现在的县级领导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他们的魄力很大,胆子也很大。他们为了繁荣旅游业,竟然想把汉族人口占11万多,羌族人口仅有300多人的小县城打造成一个羌城:他们把有的建筑按羌族风格改造;他们广泛收集凤县民歌、民间故事、凤县的古羌方言词汇和丧葬文化;鼓励人们唱羌族歌;跳羌族舞。据说,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凤县改变为一个羌族自治县,如果这个目的能达到,好处就太多了。因为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在税收、就业、计划生育、子女上大学加分等诸多方面都给予少数民族以照顾和优惠。这个设想太有吸引力了。

     经过选择,凤县看中了“羌文化”,为此,凤县人们经过考证,得出姜子牙是羌族人,而且是在凤县出生的结论。还考证出凤县这个地方古称风州,原来是羌族人聚集的地方,后来,大多数羌人都南下四川的北川了。因此,还需把羌族文化抢救出来。于是于2008年5月初,从四川的北川请来四位羌族舞蹈家来凤县传授羌族舞技。起初是政府出面组织学习的,后来,就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每到晚上,凤城大厦一带华灯齐放,穿着各式各样华丽服装的男男女女就自动集拢来跳羌族舞蹈。不会没有关系,有穿着羌族衣衫的羌族姑娘来领舞。而且,人们说羌族舞蹈一学就会;一会就上瘾。 

      就这样,本来是每到晚上就死气沉沉的小县城,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经过县领导的苦心经营和媒体的炒作,现在是凤县是越来越红火了。不但,旅行团、自驾游异常火暴,甚至开通了西安至凤县的旅游专列。

      事实上不少人认为凤县在旅游业上也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山不如华山险,水不如南边的九寨沟,绿不如旁边的太白山”。只有政府进行产品“锻造”,把贫瘠的山和水打造成旅游产品,打“休闲旅游”的差异竞争。使人们一过秦岭,眼前展现一个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地方,吸引人们来旅游,让凤县明显区别于八百里秦川。

     不管怎么说,凤县把声名全无的小县城能搞到现在的确不容易。据说县城的经济收入也很有起色,祝凤县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千万不要停顿下来,凤县努力向少数民族学习文化,也是值得提倡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时评)聚焦中国13省区新一届“巾帼常委”
    • 下一篇:(游记)凤县消灾寺:“天下第一祈福胜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