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辛亥革命与长安>>正文内容

    1、长安修复辛亥革命四先烈墓园纪事

    作者:秦岭编辑部 来源:秦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2日 点击数:

    长安修复辛亥革命四先烈墓园纪事

     

    我1979年8月至2005年8月在长安县(区)委统战部工作,期间有缘参与了安葬在长安土地上的辛亥革命四先烈井勿幕、朱庆澜、张云山和张季鸾墓园的修复工作,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追忆当时的参与过程写成此文,以表对先烈的缅怀纪念。

    一、修复启动

    1980年前后,我曾接待过四位先烈亲友的来访、祭祖,更多接触的是来信。主要人士有:井彰文,井勿幕的侄儿,家住建国路七巷,和平电影院职工。朱权,朱庆澜小儿子,时任上海市宝山区政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朱德君,朱庆澜长女,时任民革中央委员、河北省政协委员;朱宛宜,朱庆澜孙女,台湾影视明星,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节目主持人。张次刚,张云山儿子,新疆奎屯某单位工作。李赋英,张季鸾外甥女,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高级工程师。他(她)们除回忆追记先辈的事迹外,迫切恳求政府修复“文革”中毁坏的墓园。据四先烈后辈介绍,四座墓园都是1949年前以政府的名义设立建设的,朱墓陵园大约39亩;井墓陵园大约12亩;张季鸾墓陵园大约40亩。安葬时举行了国葬或公葬仪式,墓园内军政要人、文化名流的碑石林立,松柏常青,围墙高筑,祭物配套,显示出关中将相风格。规格高,振动大,影响广。除井墓外,朱墓有守坟人护卫,张墓有家人和族人照管,昔日庄严、肃穆盛况得以延续。“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毁坏,墓碑推倒、陪葬物遗失民间、墓道被掘、坟地被耕种。

    先烈亲友的来信,几乎都经中央或省、市委统战系统转来。记得张季鸾儿子张士基从香港的来信,是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梁琦派专人送来的,言明重修墓园一事,经周恩来总理批示中央统战部徐冰副部长,转全国政协下文长安县办理。那时只要求我们酌情办理,不涉及费用、礼遇等实质问题,基层很难操作,只好拖置,等待时机成熟再办。

    二、正式修复

    到了1981年,全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重修辛亥革命先烈墓园工作得以正式列入县政府工作日程。记得端午节刚过,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的周文敏同志告诉我,县委办派车,咱俩去省委统战部一趟。在刘纲民部长办公室,他给我们布置了修复井勿幕、朱庆澜和张云山墓园的任务。遵循“隆重节俭”的原则,县委统战部安排我协调土地部门和所在乡镇政府,负责施工监理,联络省委统战部。当时土地虽刚刚分包到户,但政府对土地使用的掌控权力很大。三位先烈功勋卓著,深受当地民众敬仰。修复事务落实基层后,当地政府及村民主动配合,很快划清地界,所用耕地分文未付。村民及亲友们出工出钱,原材料现场堆放无丢失。加之工价低廉,工程量不大,只堆坟头、修碑楼,碑文由省委统战部尚功友处长约请宫葆城老先生免费题写。每座墓园仅花费七、八千元人民币,周部长审核后,我持票据到省上结账。张季鸾墓园修复,得益于其外甥女李赋英之奔走呼号。1999年6月动工,7月25日竣工。我代表统战部同杜曲镇政府及村委会签订了施工协议,村民邢炳年负责按图纸施工,验收合格后,亲属筹集的壹万伍仟元分两次付给施工人员。

    三、现状及我见

    时至今日,各墓园均无交通指示牌,四周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显出破败迹象,仅有的几株树,也是营养不良。中小学生去墓地祭奠,连站立的场地都没有。张季鸾墓前方有养猪场,臭味方园百米可闻;东有大型砖厂,摆满砖坯,出进墓园绕道难行。井墓只有坟头而无坟地,村办骨灰楼高耸,极不协调。国内外专程谒陵者,常是潸然落泪,怅然而去。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议案,重修墓园事依旧难产。

    我是各墓园重修时的官方监修人,多年来同他们的亲友保持着联系,虽已退休,仍常有电话往来。虽说不能帮他们干大事,说些共同关心的话题,也算一种宽慰吧! 总想在力所能及中, 帮着出点主意,尽些微力。我意将墓园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立碑撰文,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告诉后人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 让走近这里的人们想起那段岁月, 寄托对先烈的缅怀和祭奠。后来联系到原渭南地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顾问、朱庆澜创办的陕西灾童教养院学生师谦,感到他资历老,门路广,影响大,想从重修朱墓开端取得经验,便利其他。当时劲头蛮大,迅速提供资料,协调设计预算,由他整理出《建议重修辛亥革命先烈朱庆澜先生陵墓的意见》,经省委董雷、杨士秋同志批转省委组织部办理,组织部很快与省委统战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民政厅联系,终以“组织不出面为好”结局,事已至此,我们只有无奈和困惑!

    三十年过去了,重新审读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崛起的艰难,辛亥革命的历史必将越走越远,而传承下来的则是永存的辛亥革命精神,站在尊重历史的高度,恢复四先烈墓园当年规格尚有困扰,而重修墓园,绿化园区,兴办英烈展馆还是众心企盼的!

     

    魏福幸

    2011年5月18日

     

     

     

    媒体对清凉山公园启动筹建的报道

     

     

    由西安建工集团承建的清凉山公园工地大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第四编:今人的纪念
    • 下一篇:2、长安区政协委员董颖夫的129号提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