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辛亥革命与长安>>正文内容

    7、辛亥革命长安部分名人传

    作者:秦岭编辑部 来源:秦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2日 点击数:

    辛亥革命长安部分名人传

     

    马开臣(1879-1914)名文明,字开臣,长安县人。以设塾教书为职业。清末,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反清斗争,与井勿幕、邹子良、李岐山、景梅九等同盟会著名人物关系密切,经李岐山、邹子良等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并以其学塾与“存心堂”书铺作为同盟会的秘密活动据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同盟会陕西支部扩大为陕西分会,并决定联合会党、刀客等反清力量共同斗争,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次在陕西辛亥革命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即在他教书的学塾召开。他还在“存心堂”书铺销售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是同盟会革命党人在陕西掌握的为数不多的图书发行点之一。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成功后,他奉同盟会郭希仁之派,到兵马大都督张云山处任参谋,调解会党与同盟会革命党人间的矛盾,并参与军机。张云山率部赴西路与清军作战,苦守乾州,他亦随军前往,对保卫陕西辛亥新生的革命政权做出了贡献。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陕西停战以后,他奉命随都督府参事郭希仁赴省内各地查禁鸦片。“二次革命”爆发,他与邹子良等人积极奔走,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大肆屠杀参加反袁斗争的革命党人。民国3年(1914年)春,陕西都督张凤翙根据袁世凯电令将他逮捕,并把他与邹子良在西安枪杀。

     

     

     

    卢慧卿(1890-1917年)女,原名毅侠,字慧卿,长安县圈坊村人。父亲早亡,与寡母相依为命,15岁时被人骗卖作妾,19岁时结识了同盟会重要人物张光奎,遂潜居西安早慈巷,并在这里设立了联络站。她担负收发、传递文件、输送情报等工作。每当革命组织聚会,她站岗放哨,维护大家的安全,从耳濡目染中,接受着革命的熏陶,革命觉悟日渐提高。20岁时正式与张光奎结为夫妻。1911年10月22日,陕西辛亥革命起义爆发,她拒绝到乡间躲避,随起义军入城参战,奔走于军装局与城内外各重要据点之间,了解敌情,传布命令。起义领导机关给她配备了一匹马,发给她一套军装,她穿戴起来,驰骋于西安城中,对光复西安起了一定的作用。袁世凯窃取大权,陕西都督张凤翙转向袁世凯,起义军内部也发生分化。争权夺利之事接连发生,她毅然挺身而出,奔走于各派势力之间,陈以团结与分裂的利害,竟使不少同志摒弃私见,消除隔阂,重归于好。1914年,陆建章督陕,大肆捕杀革命党人,张光奎被迫出走天津,她仍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帮助支持革命。著名的活动家焦子静在渭北组织护国军,在西安城内买得一批枪弹,无法运出,她巧设计谋,将枪弹放入自己乘坐的轿车底盘内,安全运到城外。她还把著名革命党领导人马彦翀用自己的轿车送到东十里铺。她自从和革命党人接触后,有了学习的机会,刻意苦读,长进很快。

    她乐于助人,街巷邻舍多受惠泽,还在五岳庙街办了一所小学,解决了附近儿童上学的困难。1917年2月2日逝世,年仅28岁。被安葬在慧园花从。

     

     

     

     

    郑伯奇像

     

    郑伯奇(1895-1979年)原名隆谨,字伯奇,笔名何大白、郑君平等,长安县瓜洲村人,现代作家。1910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留学,并开始写作。1919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在日组成“创造社”,参与创办《创造月刊》、《洪水》、《思想》等进步刊物。1926年毕业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并经恽代英介绍,任黄埔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上海艺术剧社社长,并负责创造社国内的工作,次年发表具有反帝意识的独幕剧《抗争》。1930年,与鲁迅、茅盾、冯雪峰、柔石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任常务理事,还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反帝大同盟等组织,对促进革命文艺,培养青年作者,均有贡献。曾主编《文艺生活》、《电影画报》、《新小说》等刊物。他与夏衍等合写了《盐潮》、《泰山鸿毛》、《华山艳史》、《时代的儿女》等电影剧本,他创作了《到西北去》的电影剧本,并担任明星影片公司顾问。此间还编辑了《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三集》、《每周文库》等丛书。1938年回到西安,主编《救亡》周刊。1939年,在郭沫若主持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4年起,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西北大学教授,并主编《每周文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西北文学工作者协会主任,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陕西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等。1979年在西安逝世。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戏剧集《轨道》、短篇小说集《打火机》、《两栖集》、《参差集》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6、张赞元先生
    • 下一篇:8、参与陕西辛亥革命的部分同盟会会员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