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辛亥革命与长安>>正文内容

    4、辛亥革命在陕西的经过

    作者:秦岭编辑部 来源:秦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1日 点击数:

    辛亥革命在陕西的经过

     

    一九一○年,井勿幕从南方归陕,召集宋向辰、邹子良等同盟会骨干,在泾阳柏氏花园水榭亭开会,传达孙中山鉴于南方起义屡遭失败,欲改从西北发动的方针。会议讨论并草拟了会章、党人通讯方法、问答术语等。会后并向西安和各地会员分别进行联络和传达。此时,全省会员已发展到近千人,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全国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特别是四川人民保路斗争的鼓舞下,陕西革命党人起义的决心和勇气倍增,工作十分活跃。当时西安街上流传着“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的歌谣,甚至有“八月十五举义”的传说。清廷官府惊恐万状,一面对外封锁消息,一面加紧满城的防备,调运新式枪炮,增加旗兵,整修城墙。同时将一部分新军调往外县,与地方的巡防队换防,阴谋分散新军的力量,并派遣密探侦察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准备捕拿。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一)西安起义及秦陇复汉军政府的成立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西安立即响应。十月二十二日清晨,同盟会和新军、会党首领三十余人,在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共商起义事项。会议推举张凤翙为首领,钱鼎为副首领,决定即日起义。会后,大家立即回营,准备行动。上午十时左右,陕西新军在张凤翙、钱鼎、张钫等率领下,分三路进城,首先夺取南城附近东县门的军装局。这天是礼拜天,驻防军军官照例放假休息。张钫率队进抵军装局,守卫的巡防营少数官兵从后门逃走,革命军首战告捷,缴获大批武器弹药,随即分兵占领巡抚衙门。钱鼎率队进城,控制了鼓楼等制高点,并组织陆军学堂学生,攻占藩台衙门,保护藩库。

     

     

     

    清西安城示意图

     

     

     

    英文版《逝去的龙》一书描绘的西安起义时西安城示意图

     

     

     

    辛亥革命时,镇压进攻起义军的清军部队,将战场炸为一片废墟。

     

     

     

    陕西巡抚衙门,1912年前摄。 

     

    战斗开始后,驻防旗兵西安将军文瑞从咨议局逃回满城,即令紧闭城门,布兵和革命军对峙。其他清朝官吏,闻风丧胆,纷纷逃至商民家中躲藏,巡防营全部反正。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革命军顺利地占领了除满城外的西安城厢。城内的学生、店员及哥老会众,纷纷剪去辫子,臂缠白布,以示响应。当日晚,张凤翙约郭希仁、常铭卿、王子端、李元鼎等在军装局组设革命军总司令部,商定用“秦陇复汉军”名号,刊刻“秦陇复汉军总司令图记”。

    十月二十三日黎明,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下令进攻满城。满城在西安城内的东北角,面积约占全城的四分之一,是驻防旗兵及其家属的驻地,守城旗兵约五千人,负隅顽抗。张凤翙亲临指挥,哥老会头目刘世杰(俊生)、马玉贵(青山)等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革命军攻占了满城,文瑞投井自杀,西安全城光复。第二天,革命军用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的名义布告安民。其文曰:“各省皆变,排除满人,上征天意,下见人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第三保外人,汉回人等,一视同仁。特此晓谕,其各放心。”接着又以大统领名义发布檄文,历数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来的罪行,号召各州、县响应革命。并派遣各学堂学生回到各地宣传革命,组织民团,光复地方。

    经过各方协商,十月二十七日陕西“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和万炳南为副统领,二十八日,秦陇复汉军总司令部移至高等学堂(堂址东厅门街,现为西安市二十中学)。改设军令、民政两府和参谋、军需两处。后将军令、民政两府撤销,设总务府总揽一切,下设军政、财政、民政、外交、教育、实业、司法、交通等机构,委官执事。另设兵马、粮饷、军令都督和西、南、北各路安抚招讨使以及东、西路节度使。十一月二十二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发“中华民国军政府秦省都督印”。十二月九日,军政府改秦陇复汉军政府大统领为中华民国秦军政府大都督。

     

     

     

    起义军誓师的情景

     

     

     

    起义军开赴前线

     

     

     

    民军敢死队

     

     

     

    辛亥起义后,民军执枪备战

     

    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在安定社会秩序方面:严禁抢掠,劝谕清军官兵向义归心,晓谕各码头兄弟努力同心光复各属州县,严禁挑拨回汉关系等。在财政经济措施方面:保护商业正常营业,整顿金融,整顿厘税,发行公债,举办筹饷彩票,劝捐劝饷,发展实业,奖励私人开矿和发展蚕桑事业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兴办师范,提倡女学,创办剧社等。在其他社会改革方面:通饬剪发,禁止缠足,严禁种植和吸食鸦片,通告旗人自谋生计等。军政府的这些措施,对安定社会、维护秩序和发展经济,巩固新建立的革命军政府,起了积极作用,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各州县响应及全省光复

    西安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出后,各州、县纷纷响应,首先是各地的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如耀州(耀县)胡景翼、白水曹世英(俊夫)、浦城岳维峻(西峰)、华阴马耀群、同官姚振乾、蓝田杨茹林等,率众宣告起义。其次是哥老会党,如户县、商州(商县)、三水(旬邑)、兴平、邠州(彬县)、大荔、陇州(陇县)、商南、洛南、兴安(安康)、横山、榆林等地的会党头目组织武装力量,逐知县,杀恶使,宣布光复。同时,清军中的进步军官也有率部起义的,如驻华阴庙的巡防营马队管带胡明贵,率部进入潼关,驱逐清朝官吏,据城反正。也有一部分清朝官吏和乡绅商议,响应革命,专差行文西安,表示归服军政府。也有慑于革命威力,全县文武官吏拱手投降的。数日之间,关中、陕北及陕南的安康、商洛等地五六十州、县,义旗高揭,相继光复。

    但是,汉中地区的光复,却经过了一番曲折。汉中镇总兵江朝宗与兵备道黄诰,据城固守,负隅顽抗。一面命令所属州、县组织民团,镇压起义学生,一面向清廷求援,对抗革命。直至一九一二年三月,军政府陕南招讨使张宝麟(仲仁)由安康溯汉江西上,进兵城固,同时四川援陕同志军标统刘荫西率军进至勉县,汉中处于两面夹攻之际,江、黄才匆匆弃城,逃至古路坝,在天主教堂的庇护下,逃往北京。四月十二日,革命军与清汉中知府吴廷锡谈判,成立“临时汉中自治公所”。五月,张宝麟进驻汉中,所属各州、县先后反正。

     

     

     

    起义军在战斗

     

     

     

    镇压起义军的清军炮兵部队

     

     

     

    起义军运送伤员

     

     

     

    西安医院救治起义军伤员 

     

    (三)东西路战役

    陕西地处冲要,崤函千叠,终南横亘,陇山六盘,古所谓天险之地。武昌首义后,清廷本打算以陕西、甘肃为基地,重振军力,恢复东南。不料陕西却率先响应,义旗所指,四境光复。清廷大为震惊,遂派大军从东、西两路合击,妄想一举扑灭陕西革命。陕西军政府为了粉碎清军的反扑,在东、西两个战场进行了艰苦激烈的战斗。

     

     

     

    陕西汉中城墙,20世纪初摄。

     

     

     

    汉中的清军

     

     

     

    陕西都督张凤翙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日驻守华阴庙的巡防营马队管带胡明贵率起义部队,夺取潼关后,十一月四日,清廷所派豫军即进攻潼关,胡明贵英勇抗敌,由于犯敌势众,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秦陇复汉军副统领钱鼎请命率军出击,不料行至渭南被当地土豪串通刀客严纪鹏等杀害。大统领张凤翙继派张钫为东征军兵马都督,领兵攻取潼关。张钫招收了严纪鹏、杨茹林及曹印侯等部之团勇,兵力大增。十一月十一日,收复潼关,继而乘胜追击,破河南阌乡,出函谷关,进抵灵宝,豫西“大侠”王天纵率众响应。清廷派赵倜率毅军步马炮十八营增援灵宝,两军相遇盘豆镇,革命军失利西撤,毅军追至潼关,革命军苦战三日,于十二日一日退出,潼关再次失守。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与陕西陆军中学堂教习梁国璋等人合影

     

     

     

    秦军恤伤院开幕之摄影,后排中为张云山

     

    为防敌人长驱直入,张凤翙亲自率军救援,并调井勿幕、陈树藩等部从北路策应,一时军容大振。十二月六日誓师于华阴城东门外,三面出击,直逼潼关。毅军力不能支,损失惨重,弃弹遗尸,乘夜退出潼关,潼关二次收复。此时,井勿幕、陈树藩在北路进军,亦所向披靡,渡黄河,入山西,攻克运城,拟配合张钫向敌两面夹击,毅军闻讯,仓皇逃退,张钫率部追击,于一九一二年一月八日占领河南观音堂,前锋到达渑池。革命军隔黄河南北成犄角之势,使清廷重镇洛阳受到严重威胁。毅军败退,失地四百里,震动中原。袁世凯惊恐不安,急令北洋军第二镇统制王占元、第六镇协统调符麟调集大军,并配野炮、山炮五六十门,向陕西革命军扑来。革命军先后在渑池、观音堂、崤山、硖石等地与北洋军激战数次失利,一月十五日退守函谷关,又与敌军苦战半日,不胜,雪夜退回潼关。一月十六日,敌军步骑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进攻潼关城,革命军誓死抵抗,战至一月十九日,终因弹尽,被迫退出。潼关第三次失守。

    潼关失守,张钫败走南山,井勿幕、陈树藩退往高陵,一时东路无兵防守,西安吃紧。但北洋军占领潼关后,并未西进。军政府急令西路援军回省,于一月二十四日冒雪出发,二十七日到达华阴,井勿幕、陈树藩率部列阵于黄河东西两岸,张钫也在南山招收新兵数千,共约一万多人。正当井勿幕等计议再次收复潼关时,大统领张凤翙于二月十二日东出视师,他在全国妥协气氛的影响下主张停战议和。不久南北议和成功,清室退位。一九一二年二月十八日,双方派代表在议和协议书上签字,北洋军退出潼关。东路战事结束。

    西路战役,更为壮烈。前陕甘总督升允在西安起义时轻骑逃往兰州,清政府令升允署理陕西巡抚,督办军务。升允调集甘肃马安良部及固原提督张行志部二十营,亲自率领,分道向陕西进逼,一路从长武入邠州,一路由固关入凤翔。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布告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升允部马国仁率骑千余为前锋,向长武进犯。驻守长武的秦陇复汉军石得胜部奋起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长武失守。消息传到省城,兵马大都督张云山率领紫山的“向字营”八百精兵,亲赴西线督战,并调王占云游击队驰援。但是,因援兵一部离心离德,分裂他去,致使增援力量削弱,酿成冉店桥(在长武县东二十里处)战役的惨败。升允取胜后,率甘军快速东进,革命军在蒿店、监军镇等地防御,皆大败。邠州、永寿相继陷落,张云山退守乾州。

     

     

     

    陕西乾州城墙,1910年摄。

     

     

     

    陕西汉中的街道,远处是报时的鼓楼。20世纪初摄。

     

    甘军另一路崔正午部由平凉取道千阳,进犯凤翔。秦陇复汉军副统领万炳南率部十余营前往抵御,亦为甘军所败,千、陇失守,万炳南退守凤翔。张凤翙闻讯派王荣镇、杨茹林及曹印侯的“敢死军”支援。一九一二年一月十日,曹印侯率“敢死军”大败甘军于柳林镇,崔正午逃回千阳,未敢再犯。张云山至乾州后,即封闭城门,全力固守,昼夜巡查,严加防范,并亲临城楼督战,敌军屡攻屡败。升允无计可施,竟令管带罗开福到北门外跪地举枪诈降,妄图伺机冲进城内。张云山识破敌军阴谋,督队迎头痛击,诈降敌军仓皇逃走。诈降失败后,升允又暗挖地道,企图炸塌城墙,亦为城内发觉截击,未能得逞。敌军既不敢冒进,又不甘心撤退,相持到十二月间。南北议和开议后,袁世凯电令升允休战,但升允密不发表,反而加紧攻城。张云山在城内人民全力支持下,守御益坚。敌军屡攻屡挫,伤亡惨重。升允无可奈何,只得绕过乾州,直趋西安,但到咸阳即遭革命军的迎头痛击,被迫退去。适值此时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议和成功,清帝退位,秦军政府遂派员同甘军言和,升允也接到诏书,知清室大势已去,引军北去。西路战事方告结束。

     

     

    陕西乾州市容,约1910年摄。

     

      

     

    秦陇复汉军政府发行的兑换券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3、同盟会陕西分会在国内外创办革命刊物…
    • 下一篇:5、辛亥革命时期二次革命中的陕西靖国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