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游记)昔日道场玉华宫 今日玄奘纪念馆

    作者:卢剑利 来源:价值中国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点击数:
         
     
    深山藏古寺。玉华山中的玉华宫以及废宫为寺后的玉华寺,在唐代曾经兴盛一时。一千多年后,玉华山的地面上没有了宫、寺的踪迹,仅剩下宫名、寺名而已,但这里并没有沉寂,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1年10月5日,传媒新锐卢剑利与宜君县文友樊鹏在玄奘纪念馆参观留念

     平心而论,位于古都长安以北120多公里处的玉华宫,无论从哪一个层面去考量,它都具备了成为一处文化圣地、一处优秀旅游目的地的潜质。唐玄奘大师一生译经1335卷,在玉华宫就完成了682卷。玄奘在玉华寺译经6年有余,最终译完了取回的佛经,在此圆寂。当年玉华寺已成遗迹,在玉华宫旧址上建成的“玄奘纪念馆”已向社会开放,展出了与玄奘有关的文物、经卷、图片及塑像。 


        

       玄奘纪念馆由三藏院、碑林院、文物陈列院组成。 

       

     三藏院两侧长廊,陈列着长达100米的玄奘生平汉白玉浮雕。馆内收藏有我国最早的佛足印石,历史记载为玄奘法师请制;高7.5米的唐代陀罗尼经幢;玄奘大师翻译流传的大量佛经;刻着玄奘手迹铭文的石雕金刚座;唐太宗《建玉华宫手诏》以及玄奘《谢得入山表》原文等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玄奘法师文物陈列

         

        玄奘法师文物陈列


       

          玄奘法师文物陈列

        

         玄奘法师文物陈列

        

       玄奘法师文物陈列   

     据历史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太宗皇帝在玉华宫为玄奘法师亲笔御撰大唐三藏圣教,高宗皇帝又作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唐永徽二年,高宗李治废玉华宫为玉华寺,公元659年将玉华寺赐供玄奘翻译佛经,直至公元664年圆寂成佛,玄奘大师在玉华宫的近6年多时间里,译经讲学,广做佛事,使玉华宫成为当时世界佛学交流中心。

         

     玄奘大师不畏艰险,矢志不移,献身佛学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鲁迅称玄奘是中国的“脊梁”,梁启超评价玄奘的业绩是“千古一人”。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玄奘热”,有考证玄奘生平的,有重走玄奘路的,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为“2006中印友好年”特别奉献的跨年度、跨国界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玄奘之路——为坚持喝彩”,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玉华寺因玄奘法师而名扬天下,玄奘法师在玉华山工作、生活,使玉华山有缘成为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之一,在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德高望重的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玄奘法师孤征十几载,独行万里路,译出经论1300多卷,卷数之多,译笔之严谨,语言之优美,古今中外,罕有伦比。国外把玄奘的麻鞋当作佛的足迹一样尊敬供养,享有这样高的尊敬,除了各大宗教主之外,历史上尚无二人。他曾动情地说: “玄奘法师美仪如画,庄严如神。”有不少人不远万里来玉华宫参观、瞻仰玄奘法师生活过的遗迹。他们说,面对玉华山的清风流翠,站在玉华宫遗址上,玄奘法师心忧苍生、苦修普度众生的面容和身影仿佛浮现在眼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游记)彬县花果山石堡:孤城掩映万花中
    • 下一篇:(红色记忆)旬邑马栏:风雨历程 革命胜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