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民办博物馆开拓关中文化产业新天地

    作者:天水日报 来源:天水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2日 点击数:

    连日来,记者在以关中为中心的渭河两岸考察时发现,以民办博物馆为主体的民办文博机构已成为关中文化产业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旅游热点。而这些民间文化机构,大多由名人名家牵头倡导,由民间资本和民间赞助投资建设。

    9月6日,记者到白鹿原追寻渭河支流灞河时参观了位于白鹿原的白鹿书院和陈忠实文学馆。白鹿书院由著名作家、本报文学顾问陈忠实倡导,因其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所写的白鹿书院而来——由于《白鹿原》里的朱先生原型系清末蓝田县举人牛兆濂,牛兆濂曾在白鹿原主持过芸阁学舍,所以陈忠实倡议在白鹿原建立白鹿书院。陈忠实的倡导得到西安思源学院院长周延波积极响应并筹资在思源学院校区附近于2005年6月建成一座极具中国园林庭院方式的白鹿书院。白鹿书院建成后,西安思源学院又在其图书馆建起了陈忠实文学馆。白鹿书院和陈忠实文学馆不仅成为思源学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基地,而且成为白鹿原一大文化景观,白鹿原也由此衍生出白鹿原民俗园等文化产业,成为西安古城又一文化旅游亮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占地490多亩,总投资6亿多元,其中收集、抢救、保护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创办者就是高级工程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勇超先生,其所有投资和收藏主要有王勇超个人筹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不仅收集保留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关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为南五台一带旅游热线增添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旅游新景点。在武功县武功镇苏武墓记者看到,新修建的苏武墓文化园区已完成的建筑投资,很大一部分由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世界苏氏宗亲会捐助。其中主殿的苏武塑像就由印尼苏钢公司总裁兼董事长、世界苏姓宗亲会名誉会长苏用发捐助25万人民币建造。在关中许多地方性历史文化遗迹的修复、修建和保护上,都基本上采取民间资金投入的方式,既弥补了文化遗产保护投资不足,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特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黑与白的对画”崔振宽石英在沪办展
    • 下一篇:陕西举办书画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