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行走大地的歌者--品读地质作家田建国先生的散文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点击数:

    从古到今,文坛里少年得志、天赋禀性者有之;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者有之;作者不论年龄大小,作品以深厚、特色服众。已过不惑之年的田建国先生“半路出家”,工作之余写起了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各式各样体裁的文学作品,尤以散文为多。或许这是文学之神迟来的感召,或许是他对外在世界和社会的一种解构、诠释,表达或者宣泄。总之,在他挥洒自如的笔下,写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国土资源文学界和陕西文坛中,让人刮目相看。

    田建国先生“祖籍晋,产地秦”,十八岁半就从事地质行业的工作,满世界奔走疾跑,看遍地上地下“文物”,不只为国家探寻着宝藏,行走大地,更让他感受到了祖国山河、大地草木的无比美丽和芳香。大自然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视角的影子,不仅仅映照在了他的照相机底版上,也让他的心灵接受着一次次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洗涤和洗礼。

    散文不需要故弄玄虚,缺乏亲身体验的散文,我觉得难以打动读者。品读田建国先生的散文,以自然山川吟咏、工作家庭感悟、历史古迹感怀为主。如《关山草原入画来》、《逸情王顺山》、《办公桌》、《我是家中“四把手”》、《雄关如铁》、《秦始皇陵遇偶像》等等,视野宽广,信手而笔,倍显真挚、真情和真实。没有风花雪月的平庸、没有空洞无力的赞美,没有水与火的缠绵纠葛。他的散文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间烟火,汲取大地精华,接受自然洗涤,启动自己心智,挟带山野清新之风,写尽祖国无限风光;看似在记录一些琐碎的事情,其实他经过了自己的精心谋篇、布局,让散文读起来亲切自然,富有韵味和情趣。这种介入当下草根生活,追求精神向上,有着自己理想,带有创造性想象的散文,让我感到很新奇和真切。譬如在《日出有约》(《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11月22日登载)的结尾中写道:

    “我惊奇地看到,海面之上,一条金光大道从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直铺向岸边,停留在我们的脚下,粼粼的金光闪闪烁烁,像是在盛情邀约我们这些早起的地球人,到富足丰盈和金碧辉煌的太阳宫殿里去参观做客;又像是在引导普天下的民众,从这里起步踏上一条幸福富裕的希望之路。”

    北戴河的日出确实金光大道、气势磅礴,我在1994年亲眼目睹。但田建国先生的感悟发人至深,胸襟开阔,富有哲思。这段带有传统散文写作“点睛之笔”的结尾,让作品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大地是我们的母亲。田建国先生不光行走天下,观赏美景,在他的头脑中,他的心胸里,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行吟大地的他,让我真的感动。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隐藏”在散文写作的表现形式上,田建国先生基本以“我”为中心,辛勤耕耘,进行认真的叙事和抒情,结构简洁透明,以“小我”完成“大我”。特别是他的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反讽社会世象,歌颂人间美德,跟他快乐生活的人生哲学一样,让我读起来轻松、幽默,心有余香,耐人寻味。幽默让神圣的文学贴近我们多彩多姿的生活,更有意思。在他的散文《我是家中“四把手”》中有很多,略引一段:

    “在我家那三亩(室)一分(厅)的地盘上,安全基本靠狗,看门基本靠吼,巡查基本靠走,三个领导紧紧依靠一名基本群众‘四把手’,全家联防、构建平安家庭的格局,就会更加和谐稳定了。”

    幽默的人,是懂得“人生哲学”和“大智慧”之人。田建国笔下的文字风生水起,幽默动人,让他的散文鲜活而有轻巧,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同时,也展现了他快乐、幸福、多彩的生活。这是一种写作的姿态,这种姿态是一种健康向上、睿智大气、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看不到消极、萎靡、盲从、自恋、孤单,看到的是积极向上,敬重生命,善待生命,融入社会的崇高精神。这种豁达的人生,与他自小在野外地质队生活、大地馈赠、潜移默化的人格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真的,我们要感谢无私的“大地”。

    只有看得多、见得多、想得多的人,才能遇事冷静,认识自我,感恩社会。田建国先生一路行走,一路吟唱,把自己的人生编织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闪动着五彩斑斓的翅膀,不时栖息在每个人的心头,把美、爱、自由和梦想传遍四方。

    春耕夏收,粮食归仓。有付出就有得到。田建国长于幽默地叙述、快乐深邃地抒情,把用照相机记录世界的平面,转化到用文字多角度深入勾勒社会画卷;山川壮美,大地吐芳,人间烟火,在他的笔下酣畅淋漓地尽情展示。随着他人生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历练,知识的渊博,学养的积淀,他的散文更会凝炼和“自我”,一些数字化的引用会越来越少,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多元并举复调式的散文写作方法,社会本质的探源,更加严肃的批判,等等,都等着他去尝试、探索和超越。

    大千世界,各展其彩;山川河流,各行其道。在当下文坛,“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需要声名显赫的作家,也需要认识自我,反思自省,对文学心怀谦恭和敬畏的作者,才能汇成我们文坛一支各怀“利器”,“合体”出击的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弘扬先进文化的队伍。

    田建国先生作为地矿系统的一员,书写着地质文化的精气神,担当着社会的道义,将会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十三朝古都长安,一直行吟在祖国的大地。他以脚为“手杖”,以眼为“镜头”,以心为“感应器”,用手拿起如椽的大笔,放声歌唱,潇洒地抒写着地质人快乐生活的豪放情怀,是地质人精神面貌和地矿发展成长之路的缩影。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唐·吕温)。极目远望,天高地远,心旷神怡。“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唐·杜牧)。高山仰止,路在脚下。我们需要行走天下,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需要用高尚的情操和境界歌唱生活,吟诵祖国,赞美大地。

    田建国先生已经快乐启程,奔走在地平线上。

     

    2011年7月9日夜于长安

     

        备注: 田建国,笔名:浩歌,秦晋子。雄性公民。祖籍晋,人称“九毛九”;产地秦,是为“秦老大”。高级政工师,陕西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编辑等。当过跋山涉水也喝水的水文地质队员、双手两足与高低压打交道的电工、手勤腿勤嘴勤的党政工团干部等。现供职于陕西省地矿局西安探矿机械厂任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激情碰撞》下的文字沉淀
    • 下一篇:(诗歌)把酒问明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