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吉源杯征文]长安读树记

    作者:韩勋 来源:www.xawb.com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3日 点击数:

    城市、农村,国内、国外,都是一个道理———街道上,大街背巷;院子里,豪宅陋屋;哪怕只有一棵树,这街道或院子就来了精神,就平添了一种韵致。树常年与街道院子生活在一起,气息相通,互相传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成了一道谁也离不开谁的风景。如果拿街道院子比作一个人,树就是人的眼睛,风吹树动眼睛一忽闪,人的底蕴、气质、特点,一下子就全部展现出来了,想遮挡都遮挡不住。

      把这个道理扩大到认识一个区一个县,问题就好办了,最简便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先阅读这个地方的树,你的眼睛、这个地方的眼睛点对点了,心和心有了交流,你就可能把握住了这个地方的脉搏。都说是“一目了然”,用在通过对方的目来了解对方也同样管用。

      西安的古树中,寿命最长的当属银杏。阅读银杏,当到长安区祥峪乡观音堂,观音堂里的银杏树龄1400余年。1999年冬天,我走进观音堂,没有见到原先的庙宇楼台,唯银杏傲立寒风之中,一根根苍老的树枝可劲地往上长,像是要抓住天上的云彩似的。仰头估量一下,树高在30米以上,胸围大摸有七八米,背宽、肚子大,活生生一尊腆肚弥勒佛。到底是上年纪了,老树拄着两根拐杖——一根在树的右侧,水桶般粗,七八米高,刚好撑住主干发出的斜枝杈;另一根在树的背后,六七米高,撑住向后发出的枝杈——构思绝妙,浑然天成,老树自有护卫自个儿的好办法!时至寒冬,银杏树叶落尽,地上金灿灿一片。一位庙里的居士见我们远道而来,非要把她搜集的树叶赠给我们一些。“这叶子也是宝贝呢!”她说拿回去泡水喝,能治高血压、脑血管阻塞,不到落叶时你想摘几片叶子还没相呢。

      2000年,2004年,都是在冬天,我先后拜访了隋朝温国寺、现在的长安区黄良乡湖村小学内的白皮松,王莽乡青蝉寺的玉兰树,子午镇南豆角村门口的古柏,每棵树的年纪都在千年以上,每棵古树的枝干上都悬挂着一个悠久的故事。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我读出的是长安的昨天,京畿重地,富庶丰饶,从容大气。如果说历史上的长安是一本厚重的书,这些苍劲的古树就是书的索引,你稍加梳理,那过往的辉煌便一页一页展现在眼前了。

      一年一年,树叶绿了,树叶落了,古老的长安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21世纪。一年一年,古人栽树,今人栽树,古树新树交互掩映,给长安的历史发展的一个个节点打上了明晰的记号。今年3月18号,礼拜五,盼望了一个冬天的好雨下来了。早上8点多,我驱车出城郭,一直往南走。走过什么路不认识,只见司机把车往西一拐,再一拐,开到河边上,开进了看不见边边儿的杨树林里头。

      杨树,城圈圈儿里常读,但长安区河边儿的杨树林让人感到惊诧———林中有路,蜿蜒曲折,车开了十多分钟,没有走到林的心脏地带。于是撑开雨伞下车,把伞高高举过头,仍然望不见树林的顶头,大约有10米以上吧,树杈交叉,密密麻麻,竟想把天遮个严严实实。看起来,树栽得有点儿密了,再过两年树干长粗,怕是一棵和一棵就要挤到一起了。该是怎样一个热闹景象!

    树是2003年栽的,总面积1万七千亩。往少里算,一亩一百棵树,一万七千亩是该容纳多少棵杨树?栽树的时候,政府出树苗,出农作物补偿金;农民栽,农民所有,真正一个好政策,真正一个大手笔,古人可能要眼红嫉妒了。再看那雨,仍然是不紧不慢地下,一棵棵杨树是不急不慢地喝。站在林间的路上往北抬眼,高处的香积寺塔遥遥相望。有庙,有河,再加上一望无际的杨树林,恰是一幅意味悠长的雨中观景图画。

    就这样,古树犹健,新树又起,长安人像接力赛似的,一代一代传送着绿,一种常青的进取的色彩。走到长安你一定要放慢脚步,端正衣帽,注意举止——人们读树,保不准树也在读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笔意纵横山河壮美—访画家李正平
    • 下一篇:[吉源杯征文]子午道今昔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