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杂文) 宝鸡吴山“土匪抢亲”式旅游体验,谁被蒙羞?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点击数:

    最近,听说我的老家宝鸡吴山,搞了一个“土匪抢亲”式旅游体验的小游戏,炒得如火如荼,心里实在有些难受和不安。

    吴山我上高中时去过,大约1994年,徒步和山下新街公社的同学上山,也没有开发,不用掏门票,景色也很原始,它由五个各成体系又互相接连的山峦(即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笔架峰)组成,山峰挺拔秀美,让人难以忘怀。现在回想起来,作为“五镇”之一的吴山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文化源源,特别是山下的一块平坦之地,对于今后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我心里难受,是吴山作为名山,一直得不到良好、健康、持续的开发,“一个俊姑娘找不到好婆家”,听说有人开发,但是一个偌大的山岳性的自然景区,几千万、几个亿是很难形成规模和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旅游是一个长期收益的产业。心里不安,是一个良好的景区,在宝鸡可能除了太白山就是吴山,属于名山,吴山的经营权交给民营公司或者地方,谋取短期的经济效益有可能让这个景区,吴山更加深陷环境、生态等危机,成为旅游景区的“烂尾楼”,话有些重,但我觉得宁可不开发,也不能乱开发,没有规划、没有持续、没有远景的胡开发。

     

     

     

    这不,一场“土匪抢亲”游戏让吴山“出名了”。

    我作为宝鸡人,更是惴惴不安。现在,各种出名的办法实在太多太多,五花八门,名人脸面,明星隐私,网络炒作等等手段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全国有27个省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数百座城市已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或者重要产业,旅游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旅游业无可厚非。可是我们连续地看到了在发展旅游业中,在创新和改革中,在以旅游为“抓手”的全民搞旅游的洪浪中,破坏生态,违规建设等等不断出现。拿文化给旅游说事,拿文化给旅游贴金的事件在全国不断上演。给汉奸别墅申请文物保护单位,重建金瓶梅遗址公园,各种名人出生地之争,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墓之争”了,到了今天不了了之,让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该相信谁?各种丑陋、低俗、媚俗、粗俗的文化表演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心里阵痛。黄山借搞红色旅游弄什么“日军抢花姑娘”的体验式游戏,“鬼子进村”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今天吴山搞一场“土匪抢亲”的游戏,难道是弘扬“土匪文化”?我想“土匪文化”也应该主要是宣扬一种侠肝义胆的文化,在又贺绪林先生小说改变的电视连续剧《关中匪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吴山土匪我从小就听老人说过,从民国初年就开始盘踞于此,杀人放火,抢劫钱财。难道“土匪抢亲”成了一种文化,老百姓唯恐躲之不及,怎可让自家闺女“自投罗网”?

    据说,宝鸡吴山旅游风景区是在2009年推出这个“土匪旅游游戏”的。自推出以来,的确收到一定的效果,来吴山旅游人数也大增。“以前每年吴山景点的收入为几千元,而现在每年在百万左右。”冯宏波告诉记者,自推出土匪旅游,不但盘活了景点,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不少劳动岗位,现在在他们景点当土匪、做服务员的村民就有40余人。

    宝鸡市政协常委贾敏说,他认为土匪旅游还是蛮有创意的。宝鸡是个文化旅游大市,但能吸引游客到宝鸡的景点和创意却太少,吴山推出这个旅游项目,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收入,感觉这个创意很好。

    有争议很正常。但是仅仅以经济收入衡量,有失偏颇。旅游创意也罢,策划也罢,拿出“土匪抢亲”这一招,跟“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有着类似的恶心。恶意的炒作,只能是一种短期的“自杀行为”,对于城市或者景区的长远发展无一利而害千年。

    据说,游客可以穿上各种相应的衣服,自愿当八路、土匪,新娘。大家嘻嘻哈哈,休闲放松。且不说这是一种民族信仰的危机,但就个人来讲,也有不分好坏的嫌疑。

    “土匪抢亲”式旅游体验,谁被蒙羞?

    我想首先应该是当地政府的反思。吴山靠一家公司来经营,确实要想快速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可能。吴山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特色、季节性开放等所致。总的来讲,旅游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服务,政企分开,建立适合市场的灵活机制和体制,主导性发展,主动如融入到关天经济区和陕甘宁经济区中,实现旅游区域联合和激活当地旅游板块,特别是在公共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上,例如景区可进入性公路、交通车辆,宾馆饭店,引水排污等方面,还有整合营销、线路推广、促销宣传、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支持。单靠旅游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共性。现实是我们的政府主导,有的是大手笔,有资金,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盘活,搞的有声有色;有的是政府财政赤字,无法给力。我们一个“寒窑”都让人觉得“寒窑不寒”,难道我们的吴山让人感到“心寒”吗?

    作为投资或者管理吴山的旅游企业,也应该反思。“土匪抢亲”在短期内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吴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要正视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并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的“朝阳产业”,公共的景区内各种配套问题,例如厕所、供电等等,靠一个企业很难到位,景区安全,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与当地村民关系和利益之分,职工素质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等等问题,无不困扰着企业发展。吴山有道教文化,祭祀文化等等,要找一种既有文化品味适合大众消费的旅游文化产品。“土匪抢亲”让旅游文化庸俗化,娱乐化。有时候我想,旅游景区不一定事事一谈旅游就谈文化,两者并非非要我们去“捆绑”,例如旅游休闲度假,就是为了一种简单的放松。

    从游客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倡导文明旅游,社会核心价值观不能丢。弘扬正气,鞭笞丑恶。不能不分好坏,假扮“鬼子进村”或者“土匪抢亲”,忘记历史,让自己蒙羞。应该自觉抵制不良的旅游风气提高自身免疫力。让这些粗俗的文化游戏没有市场。

    目前,大多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其他延伸性旅游服务,发展还很缓慢。现阶段,旅游是一种产业,没有全部公益化,需要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产业需要赚钱,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带动当地经济,但不可借文化之名,搞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动不动就搞世界震撼、亚洲一流的旅游项目和事件,我们要正视自己,不可贪大求全。“土匪抢亲”不是一场电影,是一次生动的历史课堂,每个人都在体验中幸灾乐祸,让我们倍感惊心。我们作为旅游景区、企业,应该担当起社会的道义和崇高。

    西镇吴山因吴岳酒医长孙皇后被唐太宗御赐由把岍山改为吴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难道我们导演一场“土匪抢亲”让吴山在全国人心目中蒙羞?

     

     

                        2011年8月27日夜于长安

    备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修改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坐听蝉声,素心里绽放着莲花
    • 下一篇:(杂文)湖南景区“处女免票”,挑战游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