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序《艺海藏珍—杨晓阳水墨画选》

    作者:王斌如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点击数:

     

     

    《艺海珍藏——杨晓阳水墨画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晓阳先生长我一岁,尊为兄长。我们既是同乡又是玩伴,更是挚友。我敬重他的为人,推崇他的画风,他每个时期的精品我几乎都有珍藏。收藏晓阳兄的画作,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收藏,还因为它同时更承载着我们往昔岁月里一段段鲜活的记忆和深厚的友情,这在我的心目中是无价的。每每欣赏这些画作,如沐春风、饮甘露,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这本画集所收录的杨晓阳作品,是我和朋友20多年来的部分珍藏。之所以收藏,是出于对杨晓阳作品的仰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源于乾陵、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感动。杨晓阳说过:“中国画是延续了人类表情达意直到大彻大悟后不停留在表面所见所闻层面,而是向更高的,天马行空般的精神、观念和理想境界的探索。”他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是“顽石之形,老玉之质,古陶之品,陈茶之味。”,这些作品是他艺术生涯不断嬗变的见证,也是他绘画理念的体现。

    画集中的作品,很多看似相近,实则每一幅画都情趣各异,意在笔先,随感而发。杨晓阳认为:“中国画的风格就是写意风格”,而写意风格的实质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心灵无限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画集中所收录的作品将这一理念体现得酣畅淋漓。如:同是《酒逢知己》的画作,虽然题材相同,但它们在布局、表情达意及墨色的运用上的不同,体现出了画面人物的不同心境,向读者传达出或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或是“相见恨晚”,或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等的不同内涵。这么多的内涵体现在同一命题里,足以体味到他丰富的文化素养以及深厚的笔墨功夫。画面人物刚柔相济,一高一低,一黑一白,一阴一阳,墨色醇厚,狂放自然。然而笔墨只是他表情达意的工具,最终体现的是他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思想,表达的是生活的本质。他笔下所意象描绘的传统高士人物那种洒脱不羁、豪爽大气,在笔墨间极大的融汇了汉唐文化的精髓。

    杨晓阳笔下的仕女人物,体现的是大唐文化的人文魅力。跃然纸上的仕女,清高孤傲,雍容沉稳,传达出盛唐文化的恢弘和闲适。那份清高和孤傲,不是表面的,而是从骨髓里透出的倔强和神秘,蕴含着高贵、雍容和穿越时空的美感,惹人爱怜但又不可亵渎,圣洁而典雅。

    杨晓阳的作品,“精、气、神”氤氤氲氲,既弥漫着汉唐文化的气息,简洁、凝练,又体现着“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他的艺术贯穿于历史,历史又在他的笔下赋予新的内涵,使之充满内敛与宁静。

    欣赏晓阳兄的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阴阳对立统一”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文化内涵,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写意”的追求,对中国画理念的建构全都在他的作品中一一体现出来。可以说杨晓阳这些有益的探索,给人们的启示是无穷的。在他的画作中你可以体味到那种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之道的变化以及“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更有着儒家思想的处世之道。以至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总能呈现出中国文化的阴阳之美、对称之美、空间之美……他随笔而发,笔笔见意,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间总能生发出大写意绘画的深刻内蕴。杨晓阳的作品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造型语言铿锵有力,他那刀刻般的线条富于律动感,非常之美,它不是故意追求变化,而是为了准确捕捉对象的形神,因而它自然而不造作。他用画笔在周秦汉唐文化之中尽情地汲取养分,以当代的思维、审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晓阳先生认为中国绘画有五种境界即:“形、神、道、教、无”,比西方绘画的形神论高出“道、教、无”三个层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绘画正朝着追求“道”和“教”的高度探索,而几十年来不断地超越和否定自己则体现着他对“无”的境界的深刻理解。如今的杨晓阳已是中国国家画院的掌门人,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画家,经常思考、创作到深夜,他以大写意、大美术的思想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着……与其说他的成就是天生的,不如说是他数十年艰辛而真诚地从艺、为人、做事的积累。

    我的生活因收藏而快乐,我的快乐因收藏而丰富。在数十年收藏和研究杨晓阳先生艺术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深深地打动,且陶醉其中,快乐其中。感念上苍赐予我与晓阳先生的缘分和友谊……(王斌如)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雷小英《寻亲》今晚百家碎戏播出
    • 下一篇:《长安文学》创刊号:新时期文学期刊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