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秋风吹上心头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8日 点击数: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月亮和故乡搅缠在一起,看来由来巳久了。

    丁亥秋日(2007年10月24日)中国常娥(一号卫星)访问故乡月球,这是人民心中的月亮呀!我心中有故乡,也有月亮,内心多了一丝牵挂,现实中就有了怀念,韦曲古镇便是我心灵中那轮明月。

    我自七十年代入商埠,在韦曲己过活了近四十年光景,按三十年活东,三十年活西的俗语,还多余了数年哩,人常说;入乡随俗,习性早已随古镇而嬗变,生活习惯己镉入了韦曲的怀抱,成了地道的韦曲人,韦曲在我心中留下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七十年代初,当兵参军,体检是在北坡下的公社院子进行,有一关是检查听力,医生在五米开外,细声讲些名词,让五米外的被检查的人回答,那医生先说了;“郭杜”,那边回答;“果抖”,医生又说;“韦曲”,那老兄竞答;“回去”,大家听了轰一声大笑,医生也忍不住笑了,“那就回去吧。”后来,那位仁兄果然揣着上写着“回去”的体检表回去了。。。。。。当然后来人们也只是当成了笑料传开来,至于后来的韦曲真的变化,是不是真的回去了,这怕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

    韦曲古镇,其实,也可说与长安齐名,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到民国28年(1939年),县署一直在古长安城(西安内),同时,古代韦氐家族和达官贵人在皂河岸边,曲水流饮,踏青作乐,君不见,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吗?所以,长安有多长久,韦曲就有多古老,四九年时,韦曲人口不过千余,街道不过二里之遥,油灯照明,商号大小九家建筑多为古铺,私家所有,北有城皇庙,中有福音堂,日中有集,繁华为市。一个古朴的乡村古镇。

    早先,从西京城的南门,坐15路汽车,售票员必定高声招呼,“南门----韦曲,”“韦曲的走啦”,那声音底气十足,让人亲切,舒坦,自从兴了中巴,上车报站,却喊“长安县,长安县走咧”。如今兴了大巴车,双层车,区间车,端直,就报“长安区到啦,下车请走好”,还是自动报站呢,这说明,时代的脚步前进了,韦曲落伍了,遂渐退出了生活领域,你若是第一次来此地,肯定会弄不清,到了韦曲就是到了长安,还是长安就在韦曲?

    听说,有一次一个外地学生,分配到长安某厂,从南门上车,就让售票员提醒说;“到长安县喊我一下”,一路无事,等到下了北塬坡,售票员说;韦曲到了;请下车吧?那学生硬说末到长安县,因为,你说这是韦曲,我买的是去长安的票呀?引得车上乡党笑声,外乡学生却不解这俗意上,韦曲就是长安,后来,公交车一直称;这是长安;把韦曲己经遗忘了,因为,我还未见过到郭杜的车称其为长安呢。

    韦曲古镇己经远去了,再也难寻她那朴实的身影。

    那天,我沿着新修的东长安街上少陵塬,站在崖头,远眺樊川古道,西望毕,塬神禾,金灿灿的阳光照着那高楼,社区,大道纵横,车流奔驰,好一派现代风景,漂亮,气派,比任何时候都阔气了许多,我问别人,这还是韦曲吗?韦曲古镇,今后也只能在县志里和作家崔浩先生的《大写韦曲》的书中去寻觅,谁还能知道这里有,韩愈城南的别墅韩符庄,以及宁远堡和余曲城壕呢?吊古观今,发展中有许多难以说清的无奈,消亡与发展是历史的沉重,是文化尘埃的积淀,所以,是长安还是韦曲?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

    城南韦杜今何许,只笑唐天尺五高。

    唐诗中那些诗情画意,那些现实中还留存而又改变了的东韦,西韦,小堡子,乔家村,怡悦坊下的城壕老街,变成了城中村,不久便会随着发展被一律的高楼淹没,本来的古镇面目,会消失怡尽,余曲己变成了历史,韦曲会变成长安吗?谁也不知道?唯其言而忧其难,幸得保护国家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尚方宝剑,随秋风而至,是否能留住韦曲古镇的倩姿丽影?有了希望,令人思考,令人期待,也许,有识之士奋起或觉醒,忽有朝一日,从凤栖塬下了地铁,钻出站口,一眼就认出;这就是那魂牵梦扰的韦曲古镇啊!再也不用让外地人疑域,是长安还是韦曲?那,将是多么惬意和心蔚的和谐啊!没淮咱也能伸请个世界遗什么的?

    如果说长安是浸泡在历史沦桑中的一颗明珠,那幺,韦曲就是漫溢古风古韵的一位美人,她毕竟是美的化身,记录着韦曲的生命与奋斗,尚若我们一味地在她身上擦掉历史重来,那得到的却是灰黄色的伤痕的现实,我们不妨眼光放远,可借鉴,法国巴黎,英国仑敦,爱丁堡,要嫌太远,太大的话,近可学{长安开发报道的}滦镇有。特色的仿古建筑,白墙,兰瓦,古村,新貌,我看了叹其在新时期理解科学发展观如此深刻,令人振奋和高兴,古镇特色又不失新时代风格韵味的新农村,令人羡幕,韦曲啥时能变回自己?重要的是;我们的眼晴不要总是看着外界的太多,看自己的月亮太少,长安,韦曲,长相厮守,长安有多久,韦曲就有多辉煌,长安是美人,韦曲更是精灵,心里思念,不免常荡起一丝丝揉情……

    夜幕降临而人行勿勿,一切都沉默了,只有秋风吹动树枝,声音轻而揉,无形的力量,在黑夜里把韦曲点亮,我的思绪仍在韦曲上空散步,但愿,发展不是象,老太太走亲戚,越打扮越不象样儿?黑暗里,偶然听到一声叹息;美丽,有时候也会令人忧愁。

    这片土地重新叫作韦曲镇吧!

    秋风有吹上心头的时候。。。。。。。啊!

     

    方觉于丁亥秋七亩地随笔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韦曲旧事
    • 下一篇:什字街口的悲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