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国栋>>正文内容

    (散文)浮光掠影话长安

    作者:王国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点击数:

        25年前,我在西安读中专。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是从焦岱出发,途径长安引镇、韦曲,到南门火车站。几乎穿越了半个长安,每学期10次,四年下来80多次。当年班车少,几乎总是挤上车,没有座位。站着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颠簸,就到终点。印象中长安县城繁华一些,其它村子,和我们蓝田的乡村差不多,低矮的柴房,农民的饮食和穿衣,和我们的村子大同小异,风俗习惯也差不多。因为我们学校长安的同学也很多,感觉家庭条件也都类似。从1986年到1990年,四年中,我穿越了那么多次长安,但印象没有多大变化,就如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一样,新鲜感少,雷同感多。
      毕业后,我分配到蓝田县城上班,去西安的路线换了,交通更便利,车辆也多。对长安,就如对邻家大哥一样虽感亲切,但总是记忆中的模样。

      
    20年中,我几乎再也没有那样穿越过长安,但在梦中,总忍不住问这个久别的亲人,你还好吗?我的邻居。
      这几年,读报纸,浏览新闻,知道长安升区后,变化很大,发展很快。长安区是以怎样的新姿展现在我眼前,让我对这个久别的亲人刮目相看是
    2009年的春天。
      那天乘车从绕城高速经韦曲,去郭杜镇。沿路的变化,让我几乎找不到从前的影子,高楼林立,路面加宽了许多。这是第一印象,名不虚传,我感慨万千。因为我是把蓝田的发展作为参照物,有比较才有鉴别。到郭杜镇后,同学王翘带我坐车沿郭杜镇转了一圈,沿路的高校尽收眼底,郭杜镇的发展比西部一小县城还繁华,那么多高校盘踞宝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盘活了一方经济。因为校友是郭杜镇的主要领导,我在钦佩的同时,带着深深地敬意。同学和校友对我非常热情,希望我经常去那里采风。我也想再去那里,为郭杜写点文字,那怕题写几幅楹联,以感谢他们对我的盛情。无奈紧接着家父患老年性骨关节增生,我要陪老人治病,这个心愿就一直搁浅。但我心里一直在思念长安,惦念长安的老同学,我应该为长安这个久别的亲人写点什么,一首诗,几幅楹联,那怕简短的一篇随笔。

      去年应长安大沙龙的邀请,去长安王莽街办清北村,摘桃赏荷花。我们蓝田作协几个文友是沿着环山路去清北村,再一次,以外乡人的眼光,近距离感受长安区的发展,触摸长安新农村发展的可喜变化。

      清北村的桃园面积很大,千亩桃园应该是个准确的数字。且不说桃园如何鲜果诱人,满池的荷花如何芳香四溢。单是长安人的热情和大气,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荷花节,他们大沙龙盛情邀请了西安地区的成百个文化界名人,现场或吟诗作赋;或泼墨作画;或摄取精美的影像。我也诗性大发,即兴口占五律一首:
    “一畦清水塘,十里碧荷香。雨润丛花艳,风吹百草狂。莺欢依树顶,蛙恋伴莲旁。金柳堤边舞,迎接客万方”。在农家乐吃饭时朗诵,引得了热烈掌声。回到家,我又写了三首绝句《咏荷》,发表在《长安人》网站和《新文学》杂志上。
      长安人热情大气,对客人很豪爽。以小见大,他们做事才有大手笔,大襟怀。长安经济发展的快速是真实的,也是可信的,我再一次为作为长安人的邻居而自豪,也能为宣传长安尽一些绵薄之力而高兴。长安文联举办文学讲座,他们邀请我参加,那天听西安作协副主席何群仓老师讲《电视剧创作的基本知识》,除我外,临潼、户县、周至也去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听课。我惊异于长安人的胸怀,只有大长安的人,才有这样的襟怀。他们没有文人想轻,也没有排外,邀请我们去听课,感受大师的风采。我无疑内心很感动,也很喜悦。

      去年我还有幸被邀请去上王古镇参加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举办的诗评会一次,又一次沿环山路零距离感受长安各地区的风采,上王古镇,青一色的建筑,成群的琉璃彩苏,雕梁画栋,透露着仿古建筑的气息,也弥漫着汉唐盛世的风采。这里都是农家乐,招待我们的房东,也是文学爱好者,给我们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地,用富有特色的地方小吃热情款待我们这些诗友。让我们在诗歌的盛宴里,品味长安人的豪爽和智慧。

      感受长安的每一寸土地,领略长安的每一处风情。我喜欢这样的采风,喜欢大长安的魄力,更喜欢这里淳朴的民风。长安人对我有知遇之恩,这里的文友继承了大长安的精神,他们喜欢交结所有的文学朋友,围炉煮酒,雪夜谈诗。魏有奇老师、张军峰大哥,更是楷模,他们对我关爱有加,让我倍感友情的温暖。尤其魏有奇老师,推荐我作品两次,伯乐一样,力荐我为
    “大秦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主会场撰写楹联。“秦岭抒怀四海宾朋欣入画;水都竞秀八方骄子好吟诗”。这副楹联采用,获得嘉宾的普遍好评,我非常激动,也深深地感谢魏有奇老师的慧眼识才。
      大长安,我为你自豪;大长安,我为你喝彩。为报答你对异乡人的盛情,我高歌
    “长安自古乃诗乡,羽彩鳞光日月长。雅客文骚留墨韵,唐皇汉武剩书香。”大长安,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还会为你继续歌唱,歌唱你的锦绣,歌唱你的芳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文)一条短信
    • 下一篇:(散文)牵手幸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