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崔彦>>正文内容

    (散文)黄土地上新家园

    作者:崔 彦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点击数:

    阔别长安少陵原上的栲栳村很多年了,故乡的一人一物总在心头萦绕梦中出现。

    长安是一处历史厚重的风水宝地。这里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京畿重地,境内有丰镐等十大遗址、翠华山等八座名山、四十二座寺院,曾经发生过王宝钏与薛平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涌现出无数的书法家、军事家、诗人……

    我的童年并不懂得长安的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名流如云,目之所及的只有贫穷和苦难。我的故乡杜陵乡的栲栳村,就处在地势较高的少陵原上。不知是神农的垂青、后稷的深爱,还是农人的辛苦经营,这里虽然干旱,但是一年四季麦苗吐蕊,包谷扬花,春兴秋旺,无限风光;虽然少有蔬菜和果园,却能看到火顶柿子红。遗憾的是在这些自然美景的掩护下,农人都有一副饥饿的胃肠,即使终年劳作,大多生活非常艰难,更别说生存环境的改善了。在我小时生活过的村庄,土坯盖房,土坯垒灶,土坯砌炕,四处行走的路也全都是土路,一年四季尘土飞扬。蹚着黄土走亲串户,在黄土里耕耘收获,在黄土里摸爬滚打。黄土养育了祖祖辈辈,黄土里经常挖出铁盆瓦罐被称作“文物”,却挖不出金银财宝。祖祖辈辈在黄土的贫瘠里艰难挣扎,爷爷去世前还在村里的池塘里挖青泥……

    往事多艰难,而今回首热泪盈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人种地的热情,解决了农人的温饱问题。有人种了中草药材,有人种植了蘑菇等经济作物,有人利用自家院落办起了养鸡场,再也不用担心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农人的肚里饱了,农人的腰包鼓了,家家都盖起了楼板房。院子里打了水井,用上了抽水泵,孩子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小脸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好不舒畅。

    近年来,党和政府又给农民办了医疗保险,农民看病也可以报销了。三舅家的大儿子去年做了胆囊手术,政府报销一半,很大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听说他们是孤儿,盖房子,政府还给补助上万元,真是雪中送炭,关爱农民生活动了真格儿,让人民感受到了幸福的生活。

    随着城乡差别的逐渐缩小,年轻人大部分都到城里打工了,不再是清一色的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掏窑的、挖煤的、采矿的,又脏又累,待遇差,风险大,他们完全可以在城市里办工厂,在文化公司当编辑,当版主。

    国家、区政府不但关心农民生活,还着力建设改造新型农村。清明节回老家给爷爷奶奶扫墓,看到一条高速公路横贯村中,村里大部分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再到村民家里一看,家家户户都有了家用电器,个别家里还用上笔记本电脑,我儿时落后贫穷的山村,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封存在记忆的长廊里。

    如今你再到长安走一遭,到处是高楼林立,马路两边的商业店铺里,全都是现代化的用品。街头走过的青年男娃潇洒,女娃洋气,让人耳目一新,还以为自己走在西安东大街的街头哩。

     

    西安日报:http://epaper.xawb.com/xarb/html/2011-08/08/content_37627.htm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怀念儿时的百货商场
    • 下一篇:(散文)忧伤与呼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