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杜书文>>正文内容

    (散文)老村旁,那一片明净

    作者:杜书文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点击数:

    那是一片值得怀恋的梦幻般的明净,现在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我的记忆中,村旁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据老人们说,那是当年修筑陇海铁路时,这儿要修火车站,起土形成了一大片低洼地。家乡的地形,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南高北低,形成了一片凹槽形的地带。从南山里流出的诸多大小河流,汇聚在这里,渐渐形成了这个上千亩大的水面,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由于河流密集,地势低洼,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不少旱地变成了水田。湖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家乡人的生存环境,也改变了家乡人的生活习性。

    小时,我们常到湖边,看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荡着打鱼撒网的小船。湖的周围长满了大片大片的苇子和一眼望不尽的莲蓬。广阔的湖面泛着绿波,鱼儿在水中跳跃,船头的鱼鹰不时钻入水中捕捉鱼虾。在周围的浅水区,农民围起片片稻田,稻秧在微风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一群群鹭鸶、仙鹤,在湖面起起落落。岸边散坐着不少垂钓者,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执竿垂钓,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常常背着大人来到水边,脱光衣服,跳入水中,扎猛子,打水漂,捉鱼虾,摘莲藕。村里的年轻妇女们,端着洗衣盆哼着歌儿来到水边,各自找一块洗衣石洗衣,肥皂泡闪着亮光漂浮在水面。棒槌声、嬉笑声在水面荡起回声,给湖面增添了无限乐趣。夜晚,岸边幽静而又神秘,明亮的月光下,常有三三两两的媳妇姑娘,悄悄来到芦苇丛中,脱掉衣服洗头沐浴,尽情释放着她们的天性。蛙声、虫鸣声组成了一曲天籁般的小夜曲,让人迷恋、陶醉。

    由于有了一望无际的水域,集镇上的水产品也火了起来。芦苇秆是编织芦席的绝好材料,莲藕、菱角和各种鱼虾、螃蟹、黄鳝、田鸡……都成了市面上供不应求的时鲜货,吸引着远近居民与商贩。香喷喷的优质大米上了家乡村民的餐桌,人们慢慢地改变着自己的饮食习惯。旱塬上的人无不羡慕这老天赐予的鱼米之乡。

    然而,时间过去了几十年,由于过度开发,使这块天然的生态园遭到了不可逆转的大破坏。无限度地开山造田、毁林开荒,导致山体裸露,水土流失。暴雨来临,山石泥沙顺流而下,冲垮河堤,淹没了大片良田,许多泉眼被砂石堵塞,致使河水断流,肥美的良田一片片地荒芜了。由于水位不断下降,湖水也因不断渗漏、蒸发而逐年缩小为水池、水潭以至于完全干涸,彻底改变了山清水秀的环境。这完全是掠夺性开发造成的恶果。它使生态失衡,土地缺水,人民遭殃。多年来,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当年的湖畔,发现稻田变成了旱地,湖底种上了庄稼,遇到多雨天气,雨水无法排出,玉米、棉花全烂在地里。遇到旱天土地龟裂、板结,禾苗无法生长。人们再也吃不上香甜脆嫩的莲藕和新鲜的水产物,要吃大米得到远处集镇上去买。鹭鸶、仙鹤和其它水鸟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成了电视、电影和画册里的故事。在我见到的老一辈乡亲中,只要一提到那湖、那水,便是无尽的怀恋和无尽的叹息:“过去担水可以到井边拿瓢去舀,把桶放入井中可用水担去钩,现在不可能了。”“过去要吃鱼、虾、螃蟹,可以下湖随便去捞,现在没那个福分了。”“过去湖边芦苇可以随便去割,自己编织芦席,除了自用而外,还可拿到集上去卖,赚几个零花钱。” “唉!过去……”一提到过去,人们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有的群众说,虽然现在自己打了井,安了抽水泵,有的地方修了自来水塔,但也只能是深层取水,水抽干了,还得花钱再打新井。那一年,渭河洪水泛滥,淹了大片农田村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质也不像以前那样清甜可口了。

    水啊,水啊!这个大自然赐予的怪物,有时是魔鬼,有时是菩萨,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带来灾难。它有时是无私的,为人类尽情奉献,有时又是吝啬的,吝啬得几乎让人诅咒。它可以让自然万物蓬勃生长世代繁衍,也可以使宝贵的生命、财产顷刻之间毁于一旦……水是菩萨与魔鬼的复合物。关键是我们人类如何对待它、利用它、保护它、治理它,让它永远变为造福人类的菩萨。这是考验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三进韦曲
    • 下一篇:(散文)潇洒女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