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文)《富春山居图》中的道教情缘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1日 点击数: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提问时便提到了《富春山居图》:“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时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2011年6月1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传世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0多年后,被分开360多年后,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大画家黄公望(1269~1354年)的代表作,清顺治年间,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对之爱不释手,弥留之际,让人焚画为他殉葬。幸好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字子文)从火中将画抢救出来,但此画已经烧断,成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后经人修补,较小部分被称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较大部分则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现在很多媒体报道时,都提到《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或“无用和尚”所作,《富春山居图》也因此被称为“禅画”,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黄公望的这幅画确实是为“无用师”所作,他在画的提款上明确说:“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但“无用师”的真正身份应该是道士,不是禅僧。他的真名叫郑樗。庄子《逍遥游》上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樗”是一种树,因为不成材,所以没有人去砍伐它,它因无用而长久。  

     无用师,姓郑,名樗,字无用,号散木,他的名、字、号,均典出《庄子》,跟佛教没有什么关系。“无用师”郑樗是元代著名全真道士“金蓬头”(1276~1336年)的弟子。“金蓬头”原名金志扬,号野庵,因常“蓬头一髻”,人呼“金蓬头”。黄公望其实也是“金蓬头”的弟子,他与郑无用算是同门师兄弟。

     黄公望,其实本来也不姓黄,原名陆坚,有史料记载他少年时父母双亡,过继给一位被称为“黄公”的老人。这位黄公说“黄公望子久也”,所以为其取名黄公望,字子久。黄公望成年后为官,后被诬下狱,年近50时才从监狱出来。出狱后,黄公望自号“大痴”。他先来到苏州,把他在苏州居住的房子称做“三教室”。三教,即取儒、释、道三教之意。不过黄公望最为钟情的还是道教,自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净墅等。他还加入道教全真派,在书法、诗歌、散曲等方面都很有造诣。

     黄公望是50岁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学画的,他的山水画老师是赵孟頫。赵孟頫也是一位跟道教极有渊源的人。凡是练习过书法的人,大概都临摹过赵孟頫的《张公碑》。《张公碑》是赵孟頫为北京东岳庙张留孙道长所作。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称水晶宫道人,与当时著名道士来往密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游记)雄险奇秀万华山
    • 下一篇:(杂文)人生“三调”:高调、低调、平调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