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天池湖畔“农家乐”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5日 点击数:

    瑶池仙境,人间天堂。一说到“天池”二个字,就让人羡慕;人们对天池赋予了许多美好的神话,天池在人们的心目中高不可攀,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距西安城南五十里秦岭北麓,有国内仅有、世界罕见“中国山崩奇观”之称的翠华山上,便有一座人间实实在在的天池。这座天池海拔1100米,由地震山崩堵塞太乙河形成,也称堰塞湖。翠花姑娘美丽的爱情传说就来与此。

    周朝都穆在《都穆终南山记》云:“ 一名徵源池,水广数丈,深丈许,锦鏻浮游,人莫敢触,自昔祷西,咸在淤是。”天池东有玉案峰、西有翠华峰,南有终南山主峰,北眺西安古城。居于此神山圣水、福天洞地,不是神仙赛似神仙!

    水湫池村就在天池之旁。因天池又称为“水湫池”而村子得此名。不知何年何月,先祖来此,辛勤耕耘,不断繁衍,直至90年代初期,村民的茅草房散落在天池湖畔,真有点身居深山,不知山外之事了。百余村民,仅靠山里的薄土种土豆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说是薄田,其实是山崩巨石间多年风吹过来积淀的尘土,几乎没有养分,加之山中阴冷,长不出庄稼。靠着土豆,烤土豆、打糍粑,日子艰难的一天天过着。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其他产业,晚上的夜生活就是睡觉。

    “住的茅草屋,吃的土豆泥,小伙光棍汉,姑娘嫁山外。”这就是当年水湫池村的真实写照。

    一到冬季,更是麻烦。白天无聊,打牌度日。要出趟山,很不容易。大雪封山,全靠不行,沿十八盘去西安城,来回需要两天,交通太差,还有吃水取暖问题,冬天全冻了,就靠村里男劳力凿冰取水,上山砍柴。生个小病什么的,只能靠硬撑。

    1996年,翠华山景区从发展旅游、保护环境,造福村民处着想,超前投资960万元修建了天池公路。随后,集中统一搬迁,把散落在天池四周的村民集中在一块,统一门面、统一建筑风格,现在的“翠华新村”已经成为了翠华山景区的一大亮点了。

    随着翠华山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游客越来越多。翠华山大门的敞开,不仅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他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开始,还不敢向游客售卖,慢慢地,土鸡蛋、山野菜、洋芋糍粑等等成了游客喜欢的“香饽饽”。村民恍然发现,自己居住的地方是“世外桃源”、“风水宝地”,自己吃的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山里的“氧吧”出产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呀。住农家、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成了城里人节假日的奢望。

    去过翠华山的人,都知道“翠华新村”农家风味一条街。街道整洁卫生,鸡犬相闻,游客络绎不绝。夜晚安静、清爽,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眺望到古城万家灯火。现在的村民垃圾是集中处理,电视是“村村通”,自来水、小轿车,娶的山外媳妇,住的农家院。冬季也忙了,看雪景的,滑冰雪的,山里人气更浓了!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翠华山更美了。村里有人直说,“世道变得真快,过去向大城里跑,现在城里人向山里跑,到死我们也没有想到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水湫池村成了“新农村的示范村”,村民文明服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一行,到西安市长安区水湫池村视察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对此大加赞许。

    如今,有的村民还在翠华山景区上班,增加家庭收入。我曾经问过一家农家乐,一年家里能收入多钱,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是秘密,反正比你们上班强。

    这是好事。如今天池湖畔“农家乐”,农民真得奔向小康“乐起来”了。“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如此美景,谁不陶醉?当年的王维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如今我们水湫池的村民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位老人说,“还是新社会好,让我们赶上了!”

     

                          2011年6月2日夜于长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书评)《初婚》的甜蜜和阵痛
    • 下一篇:(杂文)秭归欲造“诗人县”,意为全世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