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评论)自古红颜多祸水,“红颜”究竟“祸”了谁?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价值中国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4日 点击数:
           

           《越王勾践》热拍 周扬扮演的“西施”

     古人骂西施是“红颜祸水”,却不曾想:西施乃一届女流,如何能够祸害强大的吴国?是她越权操纵国家了?还是她干涉朝政了?更何况西施本就是为越国所控制,她是经范蠡送入宫的。
                                  
     古人骂貂禅是“红颜祸水”,在他们眼中,那董卓和吕布一定都是英雄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事实是,貂禅为国家牺牲自己的青春,引得董卓和吕布两虎相争,最终成功杀死汉贼董卓,为国除害。此等功绩,原该是作为正面形象记入历史的。

     古人骂杨玉环是“红颜祸水”,其实他们都不曾试想一下,就算没有杨玉环,还有李玉环,张玉环,安史之乱的真实原因应该主要是大唐明皇之前已经开始的堕落腐朽,这才造就了一个“杨玉环”。

     古人也一定恨死了秦淮八艳中的陈园园,就是她,让吴三桂“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最终引得清兵入关,天下大乱。但是,你可曾想到:在整个事件中,最痛苦的正是陈园园。“恸哭三军、冲冠一怒”的决定是吴三桂作出的,陈园园只是原因之一,凭什么从此就让一个孤身女子承担这个莫大的罪名?相反,吴三桂反而能够博得同情,并最终得到原谅。因为,“为红颜”三个字已经证明了在人们心中最大的祸水是谁,那是红颜陈园园,而不是吴三桂。在人们心中,吴三桂痴情可原,但陈园园承受这片痴情却是不可原谅。
            

                                               影视剧中的杨贵妃与唐玄宗形象 

     

     总觉得“红颜祸水”这顶帽子戴在女性头上实在太沉重了一些。既然前人可以制造出一个大帽子刻上“祸水”二字戴在“红颜”的头上,那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向前人询问一句——究竟红颜她,“祸谁”了?       
     
     在男权社会,女性是男性的私人用品,受男性的主导和控制。为此,男性想了很多控制方法。在所有控制方法中,最臭名的是三尺裹脚布。那三尺布,“裹”掉了整体女性的青春年华。而裹脚的诞生过程,更足以证明中国男性的风流成性。据现代研究证实,裹脚有提臀的效果,就和现代女性穿高跟鞋同样的效果。只是,中国古代文人没能力发明高跟鞋,也没能想到其他的提臀方法,于是只能让裹脚之风盛行。在中国,生活方式的传播历来是由上到下。我猜,想必是某位皇权想到这个主意,然后大臣们跟相效仿,最后就在百姓中传播开来了。  当然,身体的控制永远比不上心理的控制。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人这么说,便是心理控制。古人非常崇尚攻心术,如何能不将其运用到控制女人当中?在“三纲九常”中很显眼地写着:妻以夫为纲。这就是证据。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在古人眼中,女子抛头露面,是“水性杨花”的表现;女人应该“足不出户”,在家“相夫教子”,但男人却可以在外到处留情;女人到处留情是下流,男人到处留情却叫风流,甚或有人将之称为上流,成为权力的某种象征,好比:宋代文人经常以自己拥有女性的数量和质量来相互攀比,拥有女性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显自己的才华与能耐。            

     事情很明了,结论也很清楚。在古代,“红颜祸水”一说只是男性的“挡箭牌”,国破家亡之时男性用来保护自己、赢得同情的挡箭牌。于是乎,古人说到夫差,就会说夫差原来的英明与西施进宫后夫差的昏庸,于是西施成夫差堕落的原因;于是乎,古人甚至把董卓吕布都当作英雄,却将貂禅作为破坏英雄友谊的祸害;于是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讨欢,在古人口中彻底变成了杨玉环的贪婪和奢靡。也因此,陈园园更是成为从古至今祸害的最典型,因为大家一致将其作为导致清兵入关的根本原因。却从来没人想到当时的大明皇朝在崇祯时已经走到尽头,而李世成的队伍,又在进京后开始腐败,还有吴三桂,他自己明明也有野心占地为王,最后在康熙时更是造反失败。但是,历史上清楚地写着的这一切,都没人顾得了,大家只管抓着个“陈园园”,就一窝蜂地将所有罪名往她身上加。这些,在我看来,正是江南才子集体无能的表现,他们除了会叫嚷“红颜祸水”之外,究竟还会什么?到头来,却连气节还未必比得上“红颜”,想那候朝宗,还有钱谦益,死后如何有脸去面对地下的李香君和柳如是?唯一赢得称赞的美人大概只有出塞的王昭君,但她那是用几十年青春,几万里的乡思换来的,代价实在不菲。 

     综上所言,中国古代的文人、英雄,在遇到美人时,实在都不是很坚挺。像唐太宗,宋太祖那样的皇帝实在很少,更别说和成吉思汗相比。古有名训:爱江山更爱美人。意思就是说,不管文人,英雄,大家都爱为美人竞折腰。一见美女,什么气节,什么国家,什么功绩,什么霸业,全部统统抛掷脑后,从此抛却大好河山从此不闻不问,一心一意只与美女极欲穷欢。由此看来,中国男人都有那么一点肾虚,也就是腿软,不然哪会那么轻易地就把腰给“折”了?

     所以,“红颜究竟祸谁?”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讨论清楚的。红颜的功与罪,也并不就在今天就作下结论。我只想说,以后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男性不要急着义愤填膺,女性更不要觉得抬不起头来。大家都该想,红颜她真的祸了谁?在古代的男权社会,真正祸害的只是女性,因为男性拿它当挡箭牌。但是,现在呢?我想,祸害的该是男女双方——如果男女之事全部都用“红颜祸水”来解释,那么祸害的只能是双方。  

     红颜不是罪,好男儿应该做到:英雄不为美人折腰,不仅在床上,更在床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西安城店名的“演变”
    • 下一篇:(杂文)历史和人生:山形依旧枕寒流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