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崔彦>>正文内容

    (散文)临潼情结

    作者:崔彦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8日 点击数:

    屈指一算,年届不惑,共去临潼4次。平均10年一次,正好跨越我的幼年、童年、青年、中年。

    父亲1976年被抽调兴修秦兵马俑博物馆,当时姐姐不足8岁,我只有5岁。为此母亲常常抹眼泪,家务重担要她一个人承担。母亲当时在西郊一家工厂上班,三班倒。她多少次深夜一点回到家中,姐姐在反锁的屋里早已熟睡。我则被送往长安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

    由于父亲在临潼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因此我和姐姐有了去临潼的机会。1976年的临潼是一处地地道道的穷乡僻壤,没有一丁点旅游景点的热闹与繁华。我幼稚的目光里看到的都是平凡的乡村,勾不起历史的厚重和任何的遐想,倒是田园风光悦人耳目,四处麦苗吐穗,绿树森森使人心平气和。久居城市的孩子看到一望无际的青青碧野,采野花,扑蝴蝶,在田地里疯跑,尽情尽兴。

    1978年父亲结束了兴建兵马俑博物馆的使命,也结束了我们家人对临潼的牵挂。

    1986年学校组织春游,15岁的我再度踏足临潼。此时临潼街市主要道路已经是水泥铺地,马路两边已经有零星的商业化店铺,新建成不久的兵马俑博物馆拱形的建筑透着神秘的色彩。15岁的我看到俑坑里的将士,仪仗整肃,威风凛凛,不禁幽幽思古,豪气顿生。

    第三次去临潼,是陪亲友旅游观光,那是在1996年的盛夏。这时的临潼商业化氛围已经颇浓,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道路两边摊点上五毒背心、袖珍兵马俑等工艺品花样繁多。门面房里更是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品林林总总,大多物美价廉。我兴冲冲买了一个铜制的寿星送给爸爸,买了一幅木质小珠缀成的门帘送给姐姐。当地居民生活也明显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街道上摩托车、电动车、出租车为数不少。接人的、送客的来来往往,生意红火。旅游景点更是游人如织,华清池里碧波荡漾,垂柳婆娑,骊山上白云悠悠,祥鸟鸣啾……兵马俑博物馆里人山人海,无不啧啧称叹:伟大啊,兵马俑!

    2007年几个年轻的妈妈邀约带着孩子游临潼,重温旧梦,故地寻踪,我第四次来到临潼。和以往一样先是华清池,后是兵马俑和骊山。

    五月春深,花潮似海,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一路把我们带到骊山下。槐香阵阵,马蹄声声。春醉了,游人也醉了,醉在槐花香中,醉在马背上的颠簸中。老母殿,烽火台,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孩子们的笑声正如我儿时在临潼的笑声。我们发现还有索道缆车,便乘兴坐着缆车下来,孩子更欢喜了:“妈妈,有坐飞机的感觉呀!”

    日薄西山,众鸟飞尽。览胜归来,在山下找一处吃食打道回府吧。眼中的临潼旅游主干道的街市基本都修成了仿古建筑,古香古色,朴素大方。我们在一家驴肉店里饱餐一顿,在街面上又买了一些纪念品,坐上方便快捷的306路公共汽车轻轻松松回到家中。

    “姥爷我们去了临潼,骑马上山,缆车下山,好玩得很!”爸爸高兴地拍着孩子的头说:“小家伙也到临潼去了,我当年……临潼变化真大呀!阔别临潼30多年了,该去一趟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电视片《关中.百怪》扯面宽的像…
    • 下一篇:(散文)怀念儿时的百货商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