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故乡锣鼓

    作者:贺绪林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点击数:

    娃娃,娃娃你甭闹,

    过了腊八就放炮。

    娃娃,娃娃你甭哭,

    过了腊八就杀猪。

    这首童谣流传得很久,也很广。我国许多地区过年从腊八这一天就拉开了序幕,我的故乡亦如此。腊八一过,故乡的锣鼓就敲了起来,营造出一种迎新春的热烈气氛,把旧历年的年底渲染得更像年底。每每吃罢午饭,村头就聚集起一大群人,把锣鼓敲得火火爆爆的。上到花甲老汉,下至七岁顽童,人人都能来一手,铿铿锵锵,颇为威武雄壮。

    故乡的锣鼓源于何时,无从考证。史载,这里曾是商周交兵的古战场(川云关旧址就在我们村东南十里处)。这一带的村名都很特别,如西大寨、东小寨、南营、北营等。相传这些村子都是古时驻军的营地。我的故乡村名叫杜寨,据说是秦汉时一位杜姓将军的大营。又传,我们的祖先都是这些将士的后裔。古时作战以锣鼓助阵,击鼓冲锋,鸣金(金者,锣也)收兵。那时击鼓鸣金很有套路,丝毫不能乱,且将士们人人都懂得鼓声金鸣之乐。以此推理,故乡的锣鼓真可谓源远流长。 

    故乡的村村寨寨都有锣鼓队,各有自己的打击路数,却总路数极为一致。每到年底,各村寨的锣鼓队都要操练一番,鼓乐手老幼皆有。花甲老汉教授七龄顽童,教者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学者专心致志刻苦认真,因此各村寨的鼓乐手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锣鼓不再只是作战助阵的用具。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孕育了它,苍莽的黄土地,奔腾的渭河哺育了它,赋予了它新的生机。故乡的锣鼓到今日已发展成为一种拙朴粗犷的鼓乐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打击套路上更加多样化,有出征锣鼓、得胜锣鼓、丰收锣鼓、喜庆锣鼓、迎亲锣鼓等等。

    每逢元宵佳节,各村寨的锣鼓队齐聚杨陵镇,进行一场一年一度的锣鼓大赛,那阵势蔚为壮观。四周是拥挤的人群,中间是各村寨的锣鼓队。最初是一阵难熬的沉寂,骤然间数百面牛皮大鼓一齐擂响,无数铜锣镲钹同时发声,声震长空,势如山崩海啸。鼓乐手是青一色的精壮汉子,人人都是短装打扮,腰扎红绸带,头挽英雄巾,英武异常。镲钹在他们头顶翻飞,冰冷的阳光被弹得四处飞溅。鼓锤在他们手中激越地跳跃,化作团团火球,飞扬的流苏变成了对对蝴蝶,翩翩起舞。铜锣在他们手中震响,驱散了苦闷忧愁,呐喊着渴望希冀。那鼓点愈来愈急,犹如暴风骤雨一般,鼓音浑厚苍劲,恰似万马奔腾,势不可挡。锣声钹音铿锵,犹如秦腔大净的吼声,又似电闪雷鸣。这一切声响交织出一曲无与伦比、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一刻,沉寂苍莽的黄土地也亢奋起来,冰冷的阳光也变了燥热起来,鼓乐手和围观者都遗忘了人生的大苦大悲,天地万物似乎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沉浸在隆隆的鼓乐声中。鼓乐愈演愈烈,鼓乐手们跳跃着,奔腾着,旋转着,全身有力地搏击着,脚下腾起阵阵黄尘。这时所有的人都忘记了锣鼓比赛,一切的一切都在锣鼓镲钹的呐喊声中交融、凝聚、升华。

    更吸引眼球的是女子锣鼓队,这是一支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奇葩独秀;古乐手都是青年女子,古代武士的打扮,花木兰的形象;巾帼不让须眉,铜鼓镲钹在她们手中雄劲地翻飞,而且灵动轻巧,她们打击另有套路,别有韵味;头挽的红绸布、腰扎的红绸带随着她们跳动的身姿火焰般的飘扬,把一个原本就热火的景象渲染得更加红红火火……

    故乡的锣鼓是父老乡亲心河毫无保留的宣泄,是父老乡亲心灵深处的呐喊,也是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渴盼。在锣鼓镲钹声中愁苦熨平了,忧郁扫除了,疲惫荡尽了,只有希冀和渴求在升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圭峰山:铁面含情
    • 下一篇:(书序)王小侠的人生追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