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虎尾兔头话生活:旅游、读书,写写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点击数:

        我是一个生活极其潦草之人,幸亏是一名男性,邋邋遢遢,影响不大;自己也不善于总结,看不惯的事情,心直口快,难免得罪一些朋友。不过生日,不总结,自己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一年又一年。

        马上再过一天本命之年就结束了。本来把自己看得很轻,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笃信宿命,不想家人很认真,年始,买来红袜子、红裤头、红背心等之类,强制穿上,看来这辈子难得活自己人,自由不行了,不光是要在社会上当演员,还要为了家,而健康生活,活在一个个圈中,要为家人、朋友好好生活。

         “面对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一个人,很容易随波逐流;我不是圣人,俗人一个,外表弱小,内心强大,不是情圣,感情外溢,人没有老,越来越有些倔强和固执,不喜欢的人和事情坚决不做,气的家人说我瓷锤一个。呵呵,瓷就瓷吧,内敛,实在。

        看到,也听到了许多朋友的年终总结,赚了多少钱,发了多少财,谈了几个女朋友,发了多少篇文章等等,物质的、精神的,豪气冲天,骄傲自豪。人都不同程度地为自己的爱好、目标、理想而奋斗,可能路径不同,社会万象,吃喝嫖赌各有所好。有爱好终究不是一件坏事,活在世上还快乐着;就怕没有爱好,白活。

        对自己反省一下,对自己生活重新造访一次,也不算一件坏事。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所做的一切都与存在的客体关联,个人的生命、体验等都被忽视和遗忘了。

        三十六年来,自己有必要记一下。

     

     

     

        我总觉得虎是阳刚之气,英雄之王,侠气冲天;兔是阴性动物,柔弱体小,灵巧机动。从虎啸山林到玉兔醉卧,年轮的更替有点太直接,精灵的兔子怎么跟在了虎的后面,莫不是“狐假虎威”?阴阳八卦,风水宅基,姓名测试,占卦问道,推想未来,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一些奥秘,诸如健康、长寿、爱情、婚姻、财富等等,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被告知是“坐山虎”,独坐森林,孤独寂寞,既不凶猛,也不吃力,30岁前命运坎坷,饱受苦难,一辈子不能离开大山。看来,融入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和谐共处是我一辈子的生活。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生活内容,一般就是旅游、读书、写写。

        旅游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一种调节情绪的途径。搞了15年的旅游事业,由容易冲动和偏激的毛头小伙变成了喜欢安静和平和的“老头”,人到中年,心理年龄严重超过生理年龄,多些沧桑,少些血气。旅游工作是我养家糊口的本钱,从物质生命的角度讲,一直让我衣食无忧,在我拼命工作的同时不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拉长了生命,却让生命的宽度受到了限制。与古人卖字卖画卖文章一样,求得暂时一个基本的生存需要,要说面子与尊严,没有想的那没多。同时,我也借旅游工作到处去旅游,调研也罢、学习也罢,海内外跑跑,逐渐懂得“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地球就是一个村,生活在那个地方无所谓,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和舒服、快乐。

        这项工作可能仍将继续,有可能一直到老。高中上西镇吴山,只是好奇去玩,没有想到以后成了干的腻得不能再腻的工作,需要创新,有点懒得去动。

        读书,一直是我晚上睡觉前的必修课;书,有时成了我的催眠药。当然一些书是休闲放松性的,例如《知音》、《家庭》等,过去不喜欢,现在觉得不错,人和人,家庭之间感情实在太复杂,太具体,不好评价谁对谁错。过去想法简单,直接说谁对谁错,现在是非难断了。我读的书,大致可分为旅游、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内容。我记得上小学时,认识了几个臭字,就不管什么书也拿起来念,那时候农村孩子穷,买不起书,就背《新华字典》,我是见啥读啥,也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从书中我的却了解了许多知识。尽管现在网络盛行,我还是拒绝在网上读书,纸质书籍的情感、清香,氛围,情调是谁也代替不了的。长大之后,才慢慢知道,茫茫书籍,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有限,书却无限增长,永远读不完,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有限的事情了,读书要有选择,博而需要专了,所以在有限的时间要选自己喜欢的书读了,旅游方面要读最新前沿的旅游书籍,历史方面近三年一直读明末清初三十年范围内的书,文化方面一直读关中民俗文化方面的,文学方面读些经典的著作,以及一些与时代贴近的小说和诗歌,传记,前卫、先锋有突破的更好,不喜欢读外国的一些书,名字太长,难记。

        写写,我指就是写一些文章,练一下毛笔字,一点爱好而已。自己没有老态龙钟,写写只图高兴,有点“自我抚摸自我满足”的意思。我也曾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对文学豪情满志,充满激情,那是一个文学跟思想、哲学、时尚等元素杂混的时代,是一个文学圣神,超越一切的特定时代,从89年弄到现在,20余年,有些觉悟,现在不可能再现。也曾想写下千古不朽的文章美名流传,现在看了有点空虚夸张了,活的真实一点还是好些。追求哲思,关注人类命运,这些宏大主题的文章现在觉得自己写起来有点高攀,还是写点个人真实的感受吧!?文章应该思想超前,可我就是我,一些宝贵的东西正在被消解和稀释,只能负责任的写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发觉一些很有意思东西,尽力打开万物相连的神秘通道,尽管不太满意,甚至有时候十分不满意,但终究还是记录下来了。要说体裁,我还是喜欢写小说,诗歌只是练笔。不是借口,时间不允许写长篇小说,但是自己一定要去实现这个心愿。在网络盛行,文学比较泛滥,诗歌成了卡拉OK,人人都在吟咏,各种奖项都成了圣诞老人派发的“礼品”等等,允许各种现象并存,但其背后的本质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多元化社会,异彩纷呈。我做一些命题作文,虽然有些内心抵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需要继续,以后会越来越少;不是个人清高,而是维护自己仅有一点选择,这是一种底线。说道练毛笔字,也不临帖,全凭自己意气用事,不会成什么大家,觉得练字能自己说了算,自己挥洒自如,神龙飞驰,心中掌控。   

         自己属虎,胸无大志,没有一点虎气,反而所有时候傻乎乎的,不知所措(其实,社会上许多事情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朋友圈也很小,旅游、文学、媒体界的,有时候死要面子活受罪。今晚简单写一个总结,给人生的历史做个记号,许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难成大器,给自己解脱,每天尽量好心情,快哉乐也!社会涨价仍在继续,不敢怠慢,时间的子弹在飞,我仍要继续行走在未来的走上,远方不知道有多远?

     

                                                     2010年12月30日夜匆于长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白玛曲真:飞舞在远方高原上的一只彩蝶
    • 下一篇:(杂文)《赵氏孤儿》,不应遗忘韩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