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娶媳妇

    作者:李东峰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5日 点击数:

    时下农村结婚娶媳妇,一色流光溢彩的小轿车。而50年前,娶媳妇用的是胶轱辘马车,几道竹篾弯成弓子跨在两边车帮上,一张芦席苫上去卷成棚洞,棚顶搭条红绸被面绾成的花朵,一辆娶媳妇的简易轿车就成形了。我小时候,就坐这样的“轿车”娶了回媳妇。

      那可不是给我娶媳妇。那时的风俗,新郎是不可到岳父家“亲娶”的,便找个小男孩做“替身”,但媒婆须领着轿车引路认门——我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选定的。

      1959年,那时我四五岁,好像是被糖果提前收买了,傻乎乎地答应下来。新郎是我家隔壁的付二哥,家境贫寒,快30岁了才结这个婚。因此媳妇找得也远,娘家在沣河以西渭河以南、归咸阳管辖的钓台公社王道大队,离我们斗门公社斗门大队20多华里路哩。

      娶媳妇的轿车是由生产队公派,不花钱的。那阵不但有“日头冒花娶回媳妇”的讲究,而且,若同一天村里有两家以上娶媳妇,那更得抢早,谁早谁生男孩呀。记忆中是鸡声叫更时分,母亲将酣梦中的我从热被窝里拽出来,给我套上准备过年穿的新衣裳,洗了把脸,被媒婆抱出去放在街口的轿车上。车厢里早放好了娶亲的“食盒”,底板上铺了层厚厚的麦秸,可还是很冷很冷。

      这是冬天,农村人娶媳妇大都在这个时节:农闲;酒席上准备的熟食容易存放。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脚手早已冻僵,半个身子都麻木了,摇摇晃晃地迷糊一阵清醒一阵,天色才渐渐放亮。忽觉车子停下,以为到了媳妇娘家,爬到棚口伸头向外张望,一股刺鼻的尿骚味儿飘过来,原来是辕马在小解,噼里啪啦的像浇热汤,溅起一股一股白气。

      媳妇娶回来,我的任务算完成,一觉睡到天老黑,被隔壁传来的热闹声惊醒,翻起身跑过去耍媳妇。俺们这里讲究耍媳妇“三天没大小”。

      “三天”之中,新娶来的媳妇嫂是要被村上有威望的长辈领上,一家一户登门拜访的,此谓“认乡党”。虽然不至于带上拜见礼品,但见了人家屋里大小人,领路的人按辈分一一介绍后,新媳妇便忙不迭地挨个鞠躬称呼。一家出来又进一家,在这几天,即使与新郎家以前有过隔阂的,也都有意无意地在家里等着新媳妇前来问候,以此当做一种荣耀。

      从订婚到结婚,媒婆要跑一个“路”:那便是让女方给未来的夫婿纳双鞋底儿或鞋垫子,试试她的针线活做得咋样。隔壁付家新娶来姓柯的嫂子过没过那一关,我不得而知,倒是听说她的面条擀得很有特色。在她头次熬娘家回来,被俺家大伯喊到家里来献艺。听见擀杖咚咚的响,我挤进灶房看稀奇,一案擀好的面在她手下来回一忽闪被折叠起来,抓起菜刀咯噔咯噔一阵“走动”,就切成韭菜叶般宽窄的面条,跟尺子卡过似的。在场的人莫不叫好,就连木匠出身很少夸过别人的大伯,也忍不住连声赞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无言的爱
    • 下一篇:(杂文)一条短信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