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神游天子峪

    作者:薛瑞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6日 点击数:

        如今,爬山之风日盛,因其集休闲、娱乐、度假与锻炼为一体,每临假日,好动的我便不由得三五成群约友问山。由于天子峪地处长安区的秦岭浅山,山势并不陡峭,一路进去,却有着独特的幽静,水不深却流淌着许多美妙的传说,山中的至相大寺仿佛是镶嵌在天子峪中一颗璀璨的佛珠闪闪发光。
       
    相传,至相寺是唐王李世民父子崇拜佛教,为弘扬佛法而修建的,寺内至今犹存李世民亲手栽植的古槐、银杏树,树干粗大、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庙后大橡树上当年尉迟敬德拴马的铁环依然完好。唐高宗时丞相裴休置士后在至相寺隐居,并亲送其子在至相寺出家,就是后来著名的法海和尚。
       
    2000年后,在西安卧龙寺如诚大师的倡导下各方集资,按其原有规模重新修建。如今,至相寺已是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栩栩如生,四方游客云集、香火日盛的佛门净地,是西安城南置寺于秦岭之中能与楼观台相媲美的佛教景点之一。
       
    寺院里,庙墙上一句提醒语
    “念佛是谁”让人回味无穷,是谁?是我、是你、是思想、是精神、是大地、是宇宙、是世上的芸芸众生。
    走出至相寺,闲谈中我们结识了天子峪村的党支部书记李红星和村长芦根民同志,在他们的带领和介绍下,我们游兴大增,很有些小瞧了天子峪,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天子峪属长安区子午街办,南至唐王寨主峰,北望神禾塬之奇伟壮观,西邻小五台圣境,东接南五台之神秀,是一条完整的开阔峡谷。区域内山水林田、峰回路转、相映成趣,缀以瀑布、渊潭等自然景观
    ,千姿百态,与流传下来的景迹,上马石、李渊坪、娘绊坡、念子坪、养子沟、唐王寨、饮马池、棋盘石等,让人目不暇接。
       
    据传说,隋末唐初李渊与杨广争战兵败退入天子峪,驻兵李渊坪休养生息后,一举灭隋,开创了大唐帝国数百年基业。此后,唐王李世民及其子孙后代经常出峪入峪,天子峪由此得名。唐王寨曾为李世民的避暑行宫,山上宫殿错落恢弘、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登高远望,终南群峰尽收眼底,八百里秦川犹在足下,日益崛起的古城西安近在咫尺,登临此地,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谈笑间,不远处半山中一座金黄色的琉璃瓦亭,一尊玲珑青塔映入眼帘,亭塔下是一片广阔盆地,平坦处已有不小面积的房屋基础垒起,半截工程被蒿草和各种山花簇拥着。盆地出口,一排规整的砌石大堰把盆地与山谷齐齐地分开,顺着石堰一帘瀑布垂直而下。听李书记和芦村长介绍:原来这是曾在天子峪村“上山下乡”知青何平安先生创下的基业。
       
    当年,何平安是一个好学上进、很有抱负的知青,回城后一番事业有成,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这曾经磨炼了他,养育了他的天子峪,他决心用他的精神、智慧和他积攒下来的心血来建设开发天子峪。令人遗憾的是
    1995年始塔建成了、亭修好了,一个供休闲游览的山庄,客房、娱乐厅、车库、天子峪潭的基础等平地而起。按他当时的设想,第一步建成山庄,蓄水天子峪潭后碧波粼粼,现在想起来真可与如今的浐灞广运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二步重建唐王寨,再现当年天子峪中的峨眉金顶。多么大的气魄!熟料,生命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疾病使他的宏伟目标成为终生憾事,壮志未酬,留下了永远的怀念。
       
    想着何平安先生当年的慧眼识峪,看着现在秦岭北麓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导的农家乐产业蒸蒸而起,不由得产生了对何平安先生的敬佩之情,面对着塔和亭,我提议塔名望佛塔、亭名平安亭,以寄托我们的缅怀。
       
    又翻过了一道山梁,忽然,“扑噜噜”几只山野鸡腾空而起,消失在不远的山林里,耕牛“哞”的一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嘚儿喔”农夫高声地吆喝着耕牛,两头牛合拉一驾木犁,深翻过的麦地黑油油地顺山坡延伸着,小牛犊紧跟其后,男人主犁,女人点种,红衣服的小女孩在一边和花狗戏耍,旁边是大片的退耕还林后栽下的核桃、柿子园。如今核桃树叶已落,柿叶深红,柿子橘红,红中透红
    ,远远望去灿若云霞。更远的山阴处,被秋风染得红一片黄一片,在深深的绿中如彩云献瑞,美不胜收。远处的山、近处的田,大小龙潭情态各异的瀑布,龙脖子的险峻,东西两沟汇聚处的石皮上,流淌着似瀑似溪的清泉虽不飞动却也急湍……
       
    路越走越远,此时,脑际里又映出了何平安当年的创举与搁浅的遗憾。看着政府组织施工即将修好的一条通往至相寺的水泥道路,甚是欣慰。告别了李书记和芦村长,回想着当年大唐天子出入之峪—天子峪,如今道路平坦了、宽阔了,天子峪的明天将会怎样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蓝田汤浴湖记趣
    • 下一篇:(散文)让读书伴我们终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