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弹丸之地百塔寺

    作者:解维汉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3日 点击数:

    从终南山北麓天子峪口往南走不远,就来到一个村子里,在一大片农家院包围中间,有一座小小的袖珍寺院,这便是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的百塔寺了。

    百塔寺很小。门楼矮矮的,跟相邻的农舍一般高低,老远压根看不出是一座寺院。走近了,要不是门前那两个形体较小的石狮子,要不是藏在房檐下的一块门匾,谁也想不到这里竟会是一座佛寺。它可不是一般的荒村小庙,它是有来历的,也是有年头的,说出来怕吓着你,庙龄1729岁,华严宗至相道场,三阶教祖庭!进了门,院子也很小,方方正正一块子,不比农家院大多少,却栽着两棵落叶松,还有木槿花树、棕树,浓荫蔽地,凉凉爽爽的。院子北侧是一座大雄宝殿,也不大,门上有对联:“梵刹庄严荣显功德讲天;道场成就妙含寂光真境。”里面供奉的三世佛,也朴朴素素,不是金碧辉煌。

    绕过殿旁,来到后院,照旧很小。可是你很快就发现小寺的另一处不同凡响了。后院院心一圈铁栅栏中有一棵很粗很高的古银杏树。看旁边的铜牌,为隋代栽植,距今150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时值仲秋,枝上挂满白果,随风摇曳,窸窸窣窣。它高约30米,树冠面积100平方米,树围18余米,得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被称为“千年活化石”、“中国第一银杏树”。

    我仰树叹息,别看百塔寺小,却小得实在,小得有特色,小得有内容。地儿小,精华浓缩着,让人一看,一辈子也忘不了。

    问过寺中僧人,方知百塔寺当初并不小。它原名淳化寺,盛于隋唐,衰于宋明,毁于民国。原来规模很大,殿宇雄伟,寺僧众多,占地千亩,向有“骑马关山门”之誉传。唐代华严宗二祖智俨法师,曾随杜顺大师居住此寺。后来智正法师在此寺居住28年,著《华严疏》十卷。

    游完整个寺院,未见一座小塔,便问寺僧“百塔何在”?寺僧回答,到寺里来的游人多半都会问到这个问题。“百塔”并非子虚乌有,绝对是有来历的。隋初信行法师创立三阶教,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召其入京,先后在真寂、光明、慈门、慧日、弘善等建立三阶道场,以后又在长安五十五寺相继建立了别院。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信行法师圆寂于真寂寺,葬于楩梓谷口,也就是现在的天子峪口,其弟子数百人圆寂后皆葬于信行墓塔后及两侧,形成以信行墓塔为中心的数百塔院,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淳化寺改为百塔寺。

    那么现在那些百塔怎么就无影无踪了呢?明代赵崡《游城南记》中曾有诗句:“遥望百塔寺,寺边塔累累。”说明当时寺旁塔还是很多的。到清朝时毁于兵燹便荒凉凋敝了,有王弘度《游百塔寺》诗证:“谷口逶迤百塔深,望中烟雾费招寻。荒芜蒙蔽千年迹,新碣又留一代新。”进入民国,百塔寺尚余僧舍、唐槐、古钟、铁锅和数十座大小石塔。后来驻扎在王曲的国民党军队为修营房,将百塔寺拆毁洗劫一空。寺僧指着前院墙边散置的几件残存石塔说,这些就是千年塔林的最后遗存了。

    从院里简介看,许多名人到过百塔寺。东晋王羲之曾在此写过《心经》石碑,存于西安碑林;唐代李世民到至相寺上香,到楩梓谷避暑,路过百塔寺歇息,随行的尉迟敬德曾在百塔寺内古银杏树拴马;北宋苏轼游南五台诸寺及草堂寺,曾住宿于百塔寺,草堂寺有碑记载。俱往矣,风流人物都化为过眼云烟,只有永恒的古银杏树还在顽强生存,以它的伟岸身躯印证着朝代更替的沧桑岁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哥拍的不是马屁是学问(图)
    • 下一篇:(散文)豆三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