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葵花朵朵

    作者:成志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1日 点击数:

     

        从发芽到花盘盛开时期,每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葵花的脸盘儿总是迎着太阳慢慢向西转动,尽情吮吸着阳光的精华甘露,不断地壮大自己,直到日薄西山,才停止转动。夜间,葵花又悄悄地把脸儿摆回东方,等待着第二天初升的旭日。它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重复这一动作,养精蓄锐、孕育果实,直到自己的圆脸上丰满润泽,遍布花籽。这时,它不再迎着朝阳转动脸盘儿,而是一直向着东方,直到被人类采撷,化为香瓜子、葵花油……

        
    葵花始终向着太阳转动的自然特性,被大家拟人化,比喻为一种向往光明矢志不渝的美好品格——“葵花朵朵向太阳”。

        
    我们的先辈,颇为看重葵花忠诚向阳的品格,宋人刘克庄云:“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阳心。”他把葵花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仍不改“向阳心”的特质,表达得淋漓透彻。明人蒋忠则说:“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他也把“向阳心”视为葵花的优点,予以赞赏。在复杂的人类社会里,葵花的向阳心常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以抒发人们不同的志向操守。宋人梅尧臣写过一首《葵花》七绝:“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旌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这首诗赞美葵花永向日的高风亮节,以汉朝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坚贞不降,宁可牧羊誓不变节,直到十九年后匈奴与汉朝和好,才被遣返回汉的典故为例,赞颂了苏武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又把众草不能遮蔽葵花的高洁、零落入泥不保晚节作为反衬,进一步突现爱国者的傲然风骨。在这里,葵花的向阳心表达为爱国心,全诗格调倏然提升。

        
    不过,古代也有不少人出于忠君思想,把葵花的向阳心异化为忠君心。在封建社会,出于君臣道德,人们把君主比作太阳,把葵花向太阳比作忠君思想。如宋人刘上安云:“物性不可夺,葵藿倾太阳。为臣兹取节,万古有余芳。”他视忠君为向阳,臣子服服帖帖地匍匐于皇帝脚下,言听计从,才能称之为有节操,才能万古流芳。这种现在看来十分陈腐的教义,在封建社会却是普遍流行的。连唐代诗圣杜甫也是如此,一方面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人本爱民思想;另一方面,又称“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认为忠于君主即为“倾太阳”,浓郁的封建忠君思想跃然纸上。但对古人不宜苛求,毕竟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所生活时代的历史局限。杜甫忠君,仍不掩其忧国忧民的文化名人的不灭光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摸长安,一面生态的明镜
    • 下一篇:(散文)绿染长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