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香熏:典雅的生活意境(图)

    作者:赵柒斤 来源: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点击数:

     

        虽已立秋,可夏天的“余威”仍在。热天出汗,这无法避免,有爱美之人便使用止汗香露、香水等以驱汗味。你可知古人的“香水”什么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贾宝玉与芳官一起划拳的时候说他靠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据红学专家们称,这个枕头里装的是天然植物香料,有很强烈的香气,就是用来增添身体香气和改善居室气味环境的。古代人还发现了让植物香料充分发挥其性能的最佳办法,即将香料做成的香丸、香饼放置在香炉的炭火上,通过燃烧的炭火不断熏烤,使香气发散开来。据宋人陈敬所著《陈氏香谱》记载,“丸如大豆”的香块(即香丸),是由沉香、青木、苏合、鸡舌、兰、蕙、篙等原态香药经过炮制、研磨、熏蒸等方法合成的,它比汉唐时代的“香囊”更便于藏在怀里。

        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后,原产自非洲和西域地区的各种香药进入中国,生长于边陲的香料也顺便来到中原,使得汉人“合香”的素材更加丰富。汉代就出现了“浓熏绣被”,乃至香熏手巾等衣物。从文献记载看,西汉时出现的“熏球”(唐朝称之为香囊)比香丸稍大一点。这种“熏球”多以银、铜等金属制成,球壁镂空,球内依次套设三层小球,每层小球皆悬挂于一个转轴上,转轴则固定在外面的圆球上,最内层悬挂焚香的小钵盂。这样,熏球滚动或转动时,在钵盂的重力作用下,三层转轴相应旋转调整,而钵盂始终保持水平,即使在床上、被子里和口袋中也放心使用。唐代,“香囊”仅局限于官宦之家和夫人小姐使用。到了宋代,平民百姓也随身携带“香丸”用来改善气味了……

        试想,这种“香丸”在天气高温和人的体温双重“作用”下,散发出来的香味顷刻间不就覆盖了汗味吗?更重要的是这种“放香除味”法跟现在人们普遍采取的“涂脂抹粉”的防晒除味法有本质区别,它不怕水的特点和由内向外源源不断地释放香气,基本上跟毛孔出汗是两条线平行在作业,身体愈热它“燃烧”出来的香味就愈浓;而现代人所采取的“涂脂抹粉”驱汗味正好相反,温度越高、汗水越多人就越难堪,散发的异味就越刺鼻。所以,我想古代人的前卫思路是非常清晰的——要改善气味必须先“治本”。总的感觉就是,“香丸”的大范围大面积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把改善气味当做维护公共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大事抓,也彰显了古代人一种典雅生活的意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立秋三品(图)
    • 下一篇:长安习俗自制“团圆馍”迎中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