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高亚平:(散文)地名志

    作者:高亚平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4日 点击数:

      杨峪口

      我们家乡人说哪个人差劲,常说:“那是个杨峪口的孬(读pie)棱!”幼年,我时常听到这句话,但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也不知道杨峪口在哪儿。及长,我才知道杨峪口在家乡东南方向,距我们村庄不远,和清水头是邻村,在清水头西,是一个极小的山村。也明白了乡人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其无非是说,杨峪口地不平,多大石,且石头棱水(也就是棱角,但我们家乡人称为棱水)不好,既不能砌墙,也不能垒地基,近乎无用。因了这个缘故,我时常在心中猜想,杨峪口是一个啥样的地方呢?什么时候有空,一定要去该村看看。但这一晃就是四十多年,直到头上生出白发,我才得尝夙愿。

      去年仲春的一天,我和画家马卫民、于力、张健君同游终南山,因漫无目的,我忽生念头,何不到杨峪口一游呢?和大家一说,皆欢然愿往。

      其实,杨峪口村是一个风景极其秀丽的小山村,村东傍一条杨峪河,河水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河水清澈,河中多乱石,石下多鱼蟹。而村庄及其周围则古树参天,果园成片。我们去时,正当桃花烂漫时节,但见一片嫣红,处处新绿,整个村庄如漂浮在一个魅人的梦里,让人欣悦不已。村人质朴可爱。村庄周围及河滩中,到处可见散卧的大石,如伏虎,如蹲罴,如脱兔,如卧犬,如卵如钵,如枕如杵,让人惊讶不已,难怪乡人有上述说。我突然想,孬棱其实是对杨峪口石之一种赞美呢,是言其村之石奇也。

      杨峪口或言因村人多杨姓而得名,或言因峪口多杨树而得名。甚者,还有称为洋峪口者,盖因峪中亦多洋槐也。或杨或洋,连村人也闹不明白。我则以为以杨峪口为佳,原因么,无论村中多杨树或多杨姓,皆为土产,且时日久远,绝非洋字可限也。杨峪河水流至我们村庄(稻地江村)南头并入小峪河,小时候,我曾无数次在两河交汇处玩耍戏水,摸鱼捉蟹,至今忆之,已觉惘然,仿佛是言他人之事。时光使许多美好珍贵的记忆淡远、幻灭,实在让人恨恨。

      吴家沟

      吴家沟在蛟峪山下,东为江沟,西为马鞍岭,村庄嵌伏在两道土岭之间,不大,仅百余户人家而已。就是这么个小村,童稚时代,却是我最常去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原因么?我祖母娘家在此,那里有我的一帮表兄弟。

      我舅爷家住在村东头,宅院南北西三个方向均为小溪稻田所围,惟宅东和村庄相连,但也有一小溪由南向北而去。溪畔多为高杨大柳。夏日正午或傍晚,蝉声不绝,蜻蜓满天空,让人耳不暇听目不暇接。而最让我流连者,莫过于秋日越过小溪,沿着宅东小路,走过将熟的稻田,惊起蚂蚱在草丛中乱飞,下到蛟峪河里游戏。我们可在河滩上的大石间蹦来跳去,也可下到清澈的河水里摸鱼捉蟹,至于在深潭中游泳,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在河里疯闹够了,还可以爬树,河畔多柿树、核桃树,都有小桶粗。爬上去摘早熟的柿子吃,摘青皮核桃吃,那种滋味,那种快乐,至今难忘。

      可惜,随着舅爷、祖母的谢世,我们表兄弟间来往日稀,以至于无。回想起来,我已有近三十年没有去过吴家沟,也有近三十年未曾和表兄弟们谋过面了,不知他们还记得当年的欢乐吗?有时,亲情也如远山的野烟,时间愈久,便会愈淡。每念及此,我的心头便会有冰凉的水流过。

      二里村

      沿清水头向东,穿过一片树林,趟过小峪河,便见到山脚下坐落着一个小山村,这便是二里村。二里村,顾名思义,距山口二里远也。在华夏大地上,很多地方的名称,都和距离有关,如陕北的三十里铺,西安的八里村,自然也包括我们家乡的二里村。这些地名,大多和旅人有牵连,里面包孕着风餐露宿的悲辛,也蕴含着希望和喜悦。二里村,大概就是跑山人给起的名字吧。

      二里村我只去过一次。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强买孝家住在那里。我这位同学很机灵,有口才,人多趣,象棋也下得很好,但就是不爱学习。中学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而是回了家乡,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他。是前年的一个夏日吧,我到妻子家里去,午饭后无事,我忽然想去看望一下这位昔年的同学,便从妻子家出发,涉过清浅小峪河,穿过散发着蒸气的稻田,来到二里村。我向村人打听他家在哪里住,回答不在村里,在竹沟。令我惊讶的是,我同学年届不惑竟然还是单身。我离开村里,前往村北的竹沟,但却没有见到他,而是见到了他住的窝棚,以及满沟的翠竹。原来这里是一片竹园,我同学是看竹人。我怅然而返。归途,不知怎的,脑中老出现一片清凉的夜。夜空下,竹影摇曳,月色如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槐山:长安桃花赏不足
    • 下一篇:(散文)太平峪吃鳟鱼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